[实用新型]放大器自平衡供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5246.9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波;姜尧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正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26 | 分类号: | H03F1/26;H03F1/5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端连接 电容 电感 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 供电电路 自平衡 引脚 发射极连接电阻 低噪声放大器 微波射频领域 低噪声放大 放大器使用 集电极连接 电路调试 调试效率 输入电压 引脚接地 发射极 集电极 三极管 输出端 输入端 电阻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放大器自平衡供电电路,涉及微波射频领域,能够提高低噪声放大器的调试效率和电路的稳定性,提高放大器使用的一致性,提高电路调试效率。本实用新型包括:三极管T1,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T1的集电极连接R3,T1的基极分别连接R1和R2,R1的另一端连接C9,R1和C9之间连接输入电压Vcc。R4一端连接在R3和T1集电极的中间,另一端连接电容C3和Rg的中点,Rg另一端连接在电感L1和电容C4的中间,L1连接在电容C1和电感L3的中间,C1另一端连接低噪声放大管LNA的输入端,L3另一端连接LNA的G引脚。电阻R6和电容C5一端连接在R5和T1的发射极中间,R6另一端连接电感L2,L2连接在电容C2和LNA的D引脚之间,C2的另一端连接LNA的输出端,LNA的S引脚接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射频领域,尤其涉及了放大器自平衡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在应用低噪声放大器的过程中,需要给放大器提供栅极电压和漏极电压。通过调整栅极电压,改变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电流,让放大器在一个设定的状态下工作。
常规的调试方式是通过分压来改变栅极电压,由于放大器自身的离散性,同一个栅极下同一型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电流并不一致,导致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并不稳定。为了产品的一致性,需要对每一个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电流进行调试,这样会大大降低产品生产的效率,同时随着调试量的增加,产品的可靠性也会相应的降低。
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供电电路,避免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电流所造成的影响,提高放大器实用的一致性,提高电路调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放大器自平衡供电电路,能够提高低噪声放大器的调试效率和电路的稳定性,解决放大器使用中的静态工作电流调试问题,提高放大器使用的一致性,提高电路调试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放大器自平衡供电电路,包括:三极管T1,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R5另一端连接电容C9,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R3的另一端接地,T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和R2,R2的另一端接地,R1的另一端连接C9,C9的另一端接地,R1和C9之间连接输入电压Vcc。
电阻R4一端连接在R3和T1集电极的中间,另一端连接电容C3和Rg的中点,C3另一端接地,R1另一端连接在电感L1和电容C4的中间,C4另一端接地,L1连接在电容C1和电感L3的中间,C1另一端连接低噪声放大管LNA的输入端,L3另一端连接LNA的G引脚。
电阻R6和电容C5一端连接在R5和T1的发射极中间,C5另一端接地,R6另一端连接电感L2,L2连接在电容C2和LNA的D引脚之间,C2的另一端连接LNA的输出端,LNA的S引脚接地。
电路中L1、L2是对微波信号起隔离作用,L3是LNA的匹配器件,C1、C2为隔直电容,C3、C4、C5、C9为旁路电容,R4、R6主要是起限流作用。
进一步的,R1和R2选择kΩ级电阻。
进一步的,T1发射极处的采样电压为Ve,集电极处的采样电压为Vc,基极处的采样电压为Vb,T1的静态电流为Is1, LNA静态工作电流Id,自平衡电路的静态电流为Is。
电路中R1、R2、R5之间的关系是:
Ve=Vcc-Is×R5
Vb=Vcc×(R1/(R1+R2))
Is≈Id。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
Vcc稳定输出,低噪声放大管LNA工作时,T1处于线性放大区,随着Is的变大,Is1变大,Ic也随着变大,Vc相应变大,给放大管栅极提供了一个开启电压V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正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正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45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