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冷器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4894.6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4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徐迪;朱玉萍;田大洋;蒋卓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子豪;李强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冷器 壳体 高温混合气体 进气口 冷却液出口 冷却液进口 出气口 冷却液 流出 本实用新型 混合气流道 冷却液流道 换热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和车辆。所述中冷器(100)用于对高温混合气体进行冷却,其中,所述中冷器(100)具有中冷器壳体(5),在所述中冷器壳体(5)处构造有冷却液进口(3)、冷却液出口(4)、进气口(1)和出气口(2),冷却液经由所述冷却液进口(3)流入在所述中冷器壳体(5)内的冷却液流道(7)并且从所述冷却液出口(4)流出,所述高温混合气体从所述进气口(1)流入在所述中冷器壳体(5)内的混合气流道(6)并且从所述出气口(2)流出,所述冷却液与所述高温混合气体在所述中冷器壳体(5)内发生换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高温废气腐蚀的新型中冷器,其例如可以满足匹配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应用要求,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冷器以及装设有该中冷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经过中冷器的是新鲜空气,且进气温度与大气温度接近;目前随着汽油机上许多新技术的开展应用,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成为一项新的技术趋势,再循环的废气在压气机前与新鲜空气混合后会经过中冷器然后进入发动机。也就是说,新开发的涡轮增压直喷汽油发动机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提高了再循环的废气比率及应用工况范围,能够较大地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再循环的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后会需要经过中冷器冷却后进入发动机参与燃烧,废气中含有碳烟、硫化物等腐蚀性成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中冷器,不仅满足耐腐蚀性要求,同时具有高的冷却效率,克服了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应用瓶颈问题,使得该技术可在发动机上得以良好应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中冷器以及装设有该中冷器的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中冷器,所述中冷器用于对高温混合气体进行冷却,其中,所述中冷器具有中冷器壳体,在所述中冷器壳体处构造有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冷却液经由所述冷却液进口流入在所述中冷器壳体内的冷却液流道并且从所述冷却液出口流出,所述高温混合气体从所述进气口流入在所述中冷器壳体内的混合气流道并且从所述出气口流出,所述冷却液与所述高温混合气体在所述中冷器壳体内发生换热,其中,所述冷却液流道在所述中冷器壳体内形成多层结构并且由此将所述混合气流道分成多个子冷却腔,从而所述冷却液与所述高温混合气体通过所述多个子冷却腔的腔壁发生对流换热。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液流道由多个彼此连通的U形管束构成或由多个彼此连通的管束构造成折线形的流道。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液流道构造在冷却液流动腔内,所述冷却液流动腔在所述中冷器壳体内形成多层结构并且由此将所述混合气流道分成多个子冷却腔。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液进口与所述冷却液出口构造在所述中冷器壳体的同一侧。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构造在所述中冷器壳体的不同侧,并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还分别与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构造在所述中冷器壳体的不同侧。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液流动腔呈现为板式结构。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冷器壳体的与所述高温混合气体接触的内壁具有耐腐蚀的铜合金涂层。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冷却液进口和所述冷却液出口对置布置。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中冷器壳体的与所述出气口处于同一侧的表面处构造有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48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级增压中冷系统及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压气机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