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用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6053.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0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黄少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用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用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药用水凝胶由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聚多巴胺透明质酸和第一纳米粒子的原料分散均匀进行交联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和聚多巴胺透明质酸的重量比为(1~5):1,第一纳米粒子的重量占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和聚多巴胺透明质酸总重量的0.05%~0.2%;第一纳米粒子通过将β‑环糊精修饰氧化石墨烯和N,N'‑二仲丁基‑N,N'‑二亚硝基‑1,4苯二胺按照重量比1:(1.5~2.5)分散到有机溶剂中,避光搅拌反应8~20小时后静置得到。本发明的药用水凝具有持久抗菌性能,且改善了抗菌成分的耐药性,为创面愈合提供合适的通透性,使创面不易脱水,本发明的药用水凝胶拥有可注射性和粘性,具有能够随伤口形状改变而贴合伤口和止血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用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细菌感染是开放性创伤极易面临的问题,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目前细菌感染已经能得到有效抑制。但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部分细菌产生耐药性,大大降低感染的治疗效果。光热疗法近年来因为具有广谱抗菌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疗法可在近红外(NIR)光辐射下由光敏剂产生局部高温杀死细菌。目前开发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粒子(如纳米银)溶液,由于其为液态,难以长期在创面停留,作用时间短,给药频率高,高功率密度和长期暴露于近红外激光下可能损害周围健康组织。
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具有抗菌性、抗耐药性且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的抗菌敷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药用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用水凝胶,所述药用水凝胶由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Gel-MA)、聚多巴胺透明质酸(HA-DA)和第一纳米粒子(β-CD-GO-BNN6)的原料分散均匀进行交联反应得到;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的分子量大于3500Da,所述聚多巴胺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大于10000Da,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和聚多巴胺透明质酸的重量比为(1~5):1,所述第一纳米粒子的重量占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和聚多巴胺透明质酸总重量的0.05%~0.2%;
所述第一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GO)分散在水中后加入β-环糊精(β-CD)在20~30℃下搅拌反应8~20小时,固液分离收集固体沉淀洗涤得到β-环糊精修饰氧化石墨烯;
(2)将步骤(1)得到的β-环糊精修饰氧化石墨烯(β-CD-GO)和N,N'-二仲丁基-N,N'-二亚硝基-1,4苯二胺(BNN6)按照重量比1:(1.5~2.5)分散到有机溶剂中,避光搅拌反应8~20小时后静置1.5~2.5小时,固液分离收集固体沉淀洗涤得到第一纳米粒子。
上述药用水凝胶通过对原料的改进,使得上述药用水凝胶涂敷于创口处时,具有抗菌性能,且改善了抗菌成分的耐药性,为创面愈合提供合适的通透性,使创面不易脱水,保证了营养物质自由运输,上述药用水凝胶拥有可注射性和粘性,具有能够随伤口形状改变而贴合伤口和止血的功能;上述药用水凝胶将疏水的N,N'-二仲丁基-N,N'-二亚硝基-1,4苯二胺通过与β-环糊精修饰氧化石墨烯结合形成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到水凝胶中,N,N'-二仲丁基-N,N'-二亚硝基-1,4苯二胺的分散含量高,提高了药用水凝胶的抗菌性能;上述药用水凝胶的抗菌具有光谱型和持久性,不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和聚多巴胺透明质酸的重量比为2~3:1。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和聚多巴胺透明质酸的重量比为2~3:1时,上述药用水凝胶具有更好的溶胀率和机械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纳米粒子的重量占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和聚多巴胺透明质酸总重量的0.067%~0.18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6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