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9281.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靖宇;马健;荆建芬;姚颖;杨俊雅;倪宇飞;汪国豪;黄悦锐;王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G1/02 | 分类号: | C09G1/02;H01L2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王芳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机械抛光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含碳材料的抛光液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化学机械抛光液,包含磨料、氧化剂和有机膦酸,该抛光液在维持较高的含碳材料去除速率的同时,避免抛光过程的副产物在抛光垫上沉积,延长了抛光垫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抛光后晶圆表面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机械抛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互连层的不断增加,导电层和绝缘介质层的平坦化技术变得尤为关键。二十世纪80年代,由IBM公司首创的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全局平坦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机械抛光(CMP)由化学作用、机械作用以及这两种作用结合而成。它通常由一个带有抛光垫的研磨台,及一个用于承载芯片的研磨头组成。其中研磨头固定住芯片,然后将芯片的正面压在抛光垫上。当进行化学机械抛光时,研磨头在抛光垫上线性移动或是沿着与研磨台相同的运动方向旋转。与此同时,含有研磨剂的浆液被滴到抛光垫上,并因离心作用平铺在抛光垫上。芯片表面在机械和化学的双重作用下实现全局平坦化。
碳化硅、无定形碳等含碳材料作为新一代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带隙、高热导率、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电子饱和迁移速率、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高温、高频、大功率、高密度集成电子器件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含碳材料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对机械力研磨的耐受性很好,因此常用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在抛光含碳材料时,难以获得较高的抛光速度。
通常需要用氧化剂将含碳材料氧化后去除。常用的氧化剂为双氧水,但双氧水的氧化能力较弱,无法获得理想的去除速率。CN102464944A在抛光液中添加高锰酸、锰酸及其盐类等强氧化剂来提高含碳材料的化学机械抛光速率。在使用高锰酸、锰酸及其盐类作为氧化剂对含碳材料抛光过程中,由于高锰酸、锰酸等氧化剂被还原后会不可避免地生成颜色较深的副产物,而且容易沉积在抛光垫的表面和孔洞中,从而造成抛光副产物在抛光垫上的聚集,影响抛光垫寿命,而且导致抛光后的表面缺陷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抛光液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抛光液中加入有机膦酸,在较少影响去除速率的情况下,使得抛光过程副产物可以直接和有机膦酸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的锰络合物,从而避免抛光过程的副产物在抛光垫上沉积,延长了抛光垫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抛光后晶圆表面的缺陷。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包含磨料、氧化剂和有机膦酸,其中,有机膦酸选自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2-羟基膦酸基乙酸、亚乙基二胺四亚甲基膦酸、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和/或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氧化剂为高锰酸钾。
所述磨料选自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铈、二氧化钛单组分磨料以及表面包覆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铈、二氧化钛的复合磨料中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磨料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10%。
本发明中,所述磨粒的粒径范围为50~500nm。
本发明中,所述氧化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1%。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膦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2%,优选为0.1~0.5%。
本发明中,所述化学机械抛光液的pH值为2~6。
本发明的抛光液可以将除氧化剂以外的组分浓缩配置,使用前用去离子水稀释并加入氧化剂至本发明的浓度范围。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本发明中化学机械抛光液的使用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化学机械抛光液用于含碳材料的化学机械抛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在所述化学机械抛光液中加入有机膦酸,减少了抛光后的副产物残留,同时降低了抛光后晶圆表面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9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