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增韧导热聚烯烃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7363.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吉江;符书臻;崔如玉;花超;朱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1/06;C08L77/02;C08K5/13;C08K5/132;C08K5/3435;C08K3/22;C08J5/04;C08J5/18;C09K5/14;D04H1/728;D01D5/00;D04H1/4334;D04H1/4209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导热 烯烃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增韧导热聚烯烃组合物,按质量份计,由聚烯烃组合物A和纳米纤维膜B构成;所述聚烯烃组合物A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树脂10~100份,相容剂0.1~5份,添加剂0.01~1份;所述纳米纤维膜B为氧化锌/尼龙6纳米纤维膜。本发明的增强增韧导热聚烯烃组合物,以氧化锌/尼龙6纳米纤维膜为骨架,并采用聚烯烃组合物A进行填充,得到的复合材料韧性好、拉伸强度及杨氏模量大,且具有极好的导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增韧导热聚烯烃组合物,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人类现代化发展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量日益上升,特别是对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高分子复合材料,即对聚合物进行填充、共混或复合并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得到的复合材料。它不仅具有原始组分材料的主要特性,还能通过复合而被赋予了优越的性能,扩大了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其中,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目前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的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良好的耐热性、耐疲劳性及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因而被越来越多地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和建筑等领域。
另一方面,聚烯烃材料,特别是以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为代表的通用塑料,由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型加工性能较好、性价比高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大量应用。但它们力学性能不高,通常制品不能作为结构件使用。因此通用聚烯烃的工程化、高性能化研究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因此,基于聚烯烃材料,开发一种增强增韧导热聚烯烃组合物,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增韧导热聚烯烃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增韧导热聚烯烃组合物,按质量份计,由聚烯烃组合物A和纳米纤维膜B构成;
所述聚烯烃组合物A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树脂10~100份,相容剂0.1~5份,添加剂0.01~1份;
所述纳米纤维膜B为氧化锌/尼龙6纳米纤维膜。
上文中,所述聚烯烃组合物A优选为膜层,其厚度为1~200微米,优选为5~150微米,更优选为10~100微米,更优选为20~60微米,更优选为30~40微米。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组合物A和纳米纤维膜B的质量比为1~10:1。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组合物A和纳米纤维膜B的质量比为1~3:1。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树脂选自聚乙烯、聚丙烯和乙烯-α烯烃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相容剂选自PE-g-MAH、PP-g-MAH、POE-g-MAH、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和光稳定剂。
优选的,所述纳米纤维膜B的制备方法如下:
(1)配置尼龙6纺丝液:将尼龙6溶于2,2,2-三氟乙醇溶剂之中,制得所述纺丝液;纺丝液中尼龙6的质量含量为15~25%;
(2)配置氧化锌悬浊液:将甲醇与氧化锌纳米颗粒混合制得所述悬浊液,悬浊液中氧化锌的质量含量为5~15%;
(3)将上述尼龙6纺丝液和氧化锌悬浊液分别加入静电纺丝机的两个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
(4)将静电纺丝产物放入60℃真空干燥箱干燥后,即可得到所述纳米纤维膜B。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组合物为A/B/A结构,其中A为聚烯烃组合物A,B为纳米纤维膜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