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轴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方法及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1219.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李大新;张慧;朱万辉;李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末端 负载 辨识 方法 模块 | ||
1.一种四轴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关节轴的动力学模型;
根据预设轨迹,控制所述关节轴沿所述预设轨迹运动,采集所述关节轴的参数运行值;
根据所述动力学模型和所述参数运行值,计算所述关节轴的重力矩、转动惯量以及耦合转动惯量;
根据所述重力矩、所述转动惯量以及所述耦合转动惯量,计算末端负载动力学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关节轴的动力学模型中,所述动力学模型具体为:
其中,τi为所述动力学模型,表示所述关节轴的惯性力矩,表示所述关节轴的耦合惯性力矩,表示所述关节轴的离心力矩,表示所述关节轴的科氏力矩,τgrav,i(θ)表示所述关节轴的重力矩,τfric,i表示所述关节轴的摩擦力,θ表示所述关节轴的角度,表示所述关节轴的速度,表示所述关节轴的加速度,Ji表示所述关节轴的转动惯量,Jij表示所述关节轴的耦合转动惯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轴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关节轴的重力矩、转动惯量以及耦合转动惯量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四轴机器人回到零点位姿,以所述零点位姿作为负载辨识的初始位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轴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轨迹,控制所述关节轴沿预设轨迹运动,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转动惯量辨识轨迹,运行所述关节轴,所述预设转动惯量辨识轨迹包括匀加速轨迹和匀减速轨迹;
根据预设重力矩辨识轨迹,运行所述关节轴,所述预设重力矩辨识轨迹包括正转轨迹和反转轨迹;
根据预设耦合转动惯量辨识轨迹,运行所述关节轴,所述预设耦合转动惯量辨识轨迹包括匀加速轨迹和匀减速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轴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关节轴的重力矩、转动惯量以及耦合转动惯量中,具体包括:
获取预设的第一辨识位姿、第二辨识位姿;
计算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下所述关节轴的所述转动惯量;
计算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下所述关节轴的所述重力矩;
计算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下所述关节轴的所述耦合转动惯量;
计算空载时所述关节轴的所述转动惯量和所述重力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轴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下所述关节轴的所述转动惯量中,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Px表示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Ji,Px表示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下所述关节轴的所述转动惯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轴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下所述关节轴的所述重力矩中,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Px表示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τgrav,i,Px表示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下所述关节轴的所述重力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轴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下所述关节轴的所述耦合转动惯量中,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Px表示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Jij,Px表示所述第一辨识位姿和所述第二辨识位姿下所述关节轴的所述耦合转动惯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12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灌装机封口设备
- 下一篇:葡萄砧木采穗圃的栽培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