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充墙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2651.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于亚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新海镇跃***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组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填充墙组合抗裂结构,包括上层楼板梁、框架柱、下层楼板梁、楼体结构砌砖、系梁、马牙槎、弹簧梁、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模具以及填充墙系梁浇筑模具;所述的上层楼板梁和下层楼板梁位于结构上下两层,框架柱立于上层楼板梁和下层楼板梁之间的两侧,楼体结构砌砖布置于由上层楼板梁、下层楼板梁和结构柱围合而成的结构框架内;框架柱和楼体结构砌砖之间留有马牙槎,马牙槎上部留有系梁;楼体结构砌砖顶部设置有弹簧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六边形的楼体结构,并在孔隙处填充微膨胀混凝土,六边形有很好的延展性,并且在填充微膨胀混凝土后楼体提供了一定的抗拉性,可以很好地防止楼体裂缝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填充墙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填充墙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比例不断加大,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又以框架为主体,辅以填充墙的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此类建筑在设计时考虑荷载等因素,填充墙材质均以轻质砌块为主。而这种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在砌筑粉刷施工后,由于多种原因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竖向、水平、斜向等裂缝现象,直接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和美观,尤其在下大雨时外墙面还会产生渗漏影响到使用功能。目前框架填充墙多采用一些小型空心砌块或者多孔砖进行砌筑,与主体结构通过一定数量的拉筋连接,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缺陷,从结构受力性能来说,由于砌筑质量的问题,填充墙整体性能差,在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容易出现砌筑砂浆层的滑移破坏,现有技术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广泛用于宾馆、学校、办公楼等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框架填充墙是框架结构房屋的围护墙和隔墙,一般均为非承重墙,在5.12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中我们发现框架结构震害较为严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填充墙的布置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即地震时填充墙与主体结构发生相互碰撞,在设计计算中无法准确考虑隔墙刚度的影响,造成框架主体结构的破坏,目前在我国框架结构的应用相当广泛,因此对框架填充墙的加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震害和试验研究中发现,地震作用下框架填充墙的开裂和倒塌,主要由于框架填充墙的抗剪强度和变形能力不足,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填充墙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
这种填充墙组合抗裂结构,包括上层楼板梁、框架柱、下层楼板梁、楼体结构砌砖、系梁、马牙槎、弹簧梁、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模具以及填充墙系梁浇筑模具;所述的上层楼板梁和下层楼板梁位于结构上下两层,框架柱立于上层楼板梁和下层楼板梁之间的两侧,楼体结构砌砖布置于由上层楼板梁、下层楼板梁和结构柱围合而成的结构框架内;框架柱和楼体结构砌砖之间留有马牙槎,马牙槎上部留有系梁;楼体结构砌砖顶部设置有弹簧梁;框架柱与楼体结构砌砖解除的部分设置有加固钢丝网,体结构砌砖与上层楼板梁之间设置有犬齿砖;
所述填充墙系梁浇筑模具包括框架柱、上层楼板梁、上层桁架、下层桁架、工字钢、连接木块、模板支架、侧模支架、侧模支架螺帽螺栓和预埋件;所述的工字钢位于上层楼板梁和上层桁架之间并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下层桁架与预埋件连接;模板支架通过连接木块连接固定在上下层桁架之间,侧模支架竖立于上层桁架和下层桁架之间并通过侧模支架螺帽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填充墙构造柱浇筑模具包括楼体结构砌砖、结构柱模板、裸露钢筋、箍筋、模板固定架、模板支撑架、构造柱模板固定螺栓、构造柱模板固定螺帽和底部结构砖;所述的楼体结构砌砖底部砌有底部结构砖;结构柱模板布置在楼体结构砌砖的一侧,结构柱模板内布置裸露钢筋和箍筋;结构柱模板外侧等间距布置模板固定架,模板固定架之间通过模板支撑架加固,模板支撑架穿过模板固定架并固定住;模板固定架与结构柱模板通过构造柱模板固定螺栓和构造柱模板固定螺帽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未经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26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