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3012.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龙;林跃华;李松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市韩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5/20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地址: |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鲜味 调味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调味料技术领域。所述调味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鱼肉酶解物20‑25份、香菇提取物4‑5份、山药提取物7‑8份、海藻多糖5‑8份、木糖7‑10份、党参0.3‑0.7份、甘草0.6‑0.8份、郁李仁0.1‑0.2份、山银花0.3‑0.5份、苍术0.1‑0.15份、盐5‑6份、植物油7‑9份、姜3‑5份、蒜3‑5份;制备方法:将酶解物及提取物混合与海藻多糖、木糖反应,加热植物油炒姜、蒜和盐与上述物料、中药混合,灭菌即得。本发明的调味料具有安全健康、绿色营养的优势,可以增香调味,口感醇厚,风味浓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鲜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现在人们进入了一种饮食和工作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根据快速发展的餐饮业需求,市场上涌现了许多速食产品。为了增加速食产品的风味口感,出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复合调味料使用在速食产品上,丰富其口感。现在的复合调味料主要是用于四大方面,方便食品、肉制品、膨化及其小食品、汤,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调味料的制作。传统的调味料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较多的化学原料,影响口感,也不够绿色环保。现有的方便面、速食粉丝等食品,一般采用的是面饼加调味料冲泡而食用,而市场上方便面和速食粉丝等的调味料大多含有食品添加剂、味精、鸡精和谷氨酸钠等,会影响口感,食用过多会让人产生厌腻的感觉。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鲜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市场上方便面和速食粉丝使用的调味料含有食品添加剂、味精、鸡精和谷氨酸钠等的问题。本发明的调味料,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能够增加食品的香气和风味,改善人们的口感,适用于方便面、方便米粉等食品。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鲜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肉酶解物20-25份、香菇提取物4-5份、山药提取物7-8份、海藻多糖5-8份、木糖7-10份、党参0.3-0.7份、甘草0.6-0.8份、郁李仁0.1-0.2份、山银花0.3-0.5份、苍术0.1-0.15份、盐5-6份、植物油7-9份、姜3-5份、蒜3-5份。
优选的,所述调味料为液体状。
优选的,所述调味料的鱼肉酶解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鲤鱼肉和草鱼肉按1:1混合绞碎,按上述物料质量的2倍加入纯净水搅拌均匀,调节pH进行两次酶解,高温灭酶25min,冷却过滤即得鱼肉酶解物。
优选的,所述调节pH为6-7.8。
优选的,所述酶解步骤为,先加入混合料质量0.023-0.026%水产蛋白酶搅拌酶解45min,调节pH7.5-8,后加入混合料质量0.038-0.04%复合蛋白酶搅拌酶解80min。
优选的,所述香菇提取物制备方法为:将香菇清洗干净,绞碎后按1:2.5加入纯净水搅拌均匀,在温度85-100℃煮15-30min,冷却至室温调节pH6-8,加入混合料质量0.038-0.04%水解蛋白酶在温度70-85℃搅拌酶解40min,高温灭酶25min,冷却过滤即得香菇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山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山药去皮绞碎,按1:2.8加入纯净水,在高温煮3-4h,冷却至室温调节pH7.5-8,加入混合料质量0.02-0.025%碱性蛋白酶和0.04-0.045%胰蛋白酶搅拌酶解在温度60-85℃搅拌酶解35min,高温灭酶25min,冷却过滤即得山药提取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鲜味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市韩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南宁市韩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