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维生素C马铃薯酵素粉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1816.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2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招娟;郭玉春;郭怡伶;黄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马铃薯 酵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维生素C马铃薯酵素粉,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以提取马铃薯淀粉副产物马铃薯渣为主料,糯米、虫草粉、沙棘粉、混合酶菌种、蜂蜜为辅料,经过发酵得到高维生素C马铃薯酵素原液,再将原液制成固体粉末。本发明的高维生素C马铃薯酵素粉的制备方法简便快捷,成本低,其维生素C含量高,香气浓郁,令食欲增加,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具有促进人体排毒、补气、恢复体力的作用,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没有任何副作用,是一种纯天然极高营养的健康食品。本发明为充分利用提取马铃薯淀粉后的副产物马铃薯渣的高附加值化利用提供新途径,亦为马铃薯深加工提供新思路,为国家推行马铃薯主食化找到了一条简便易行又物美价廉的理想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维生素C马铃薯酵素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全球五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主副兼用型食材。营养丰富全面,其所含维生素是蔬菜之最,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全部氨基酸,其优质淀粉含量约为20%,蛋白质质量好,氨基酸构成接近于大豆蛋白,赖氨酸含量远高过小麦和稻米。其所含维生素总量是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其中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且耐加热。其所含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乃至几十倍;最难得的是马铃薯中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500克马铃薯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750克苹果。提取马铃薯淀粉后的马铃薯渣是用于动物的饲料,价值低,通过生物发酵变为高价值的精品-酵素粉,大大提升了它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变废为宝。
酵素是一种酶,该酶对人体健康有益,对人体有血液净化作用;细胞复活作用;分解、排毒作用;抗炎症作用;并能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天然蜂蜜含有多种活性酶,既是良药,又是上等饮料,可延年益寿。红曲霉能够产生许多的有用的次级代谢产物,如红曲色素、胆固醇抑制剂,及具有降血压、抗菌、抗肿瘤、降糖等生理活性成分。沙棘是目前世界上含有天然维生素种类最多的珍贵经济林树种。沙棘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果药用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虫草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直接抗肿瘤作用,提高细胞能量、抗疲劳,调节心脏、肝脏、呼吸系统、肾脏、造血、血脂等功能。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人体不能自行制造维生素C,必须每天从富含维C的食物中摄取来满足全身需要。在所有的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人体每天需要量多的维生素。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细胞间质的合成和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并促进一些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膳食以外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对满足机体需要、增强抗病能力是有意义的。本发明的高维生素C马铃薯酵素粉,不仅营养更加丰富,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为国家推行马铃薯主食化提供了一条简便易行又物美价廉的理想途径,为马铃薯生产用户扩大马铃薯的消费提供了保证;让马铃薯成为方便的营养品种,满足民众对营养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维生素C马铃薯酵素粉,该酵素粉的制备工序简便,生产周期短,成本低;酵素粉产品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具有保健功能,应用价值极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维生素C马铃薯酵素粉,其原料包括:A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计,包括马铃薯淀粉提取副产物马铃薯渣50%-60%、糯米10%-20%、虫草粉8%-12%、沙棘果粉4%-8%、蜂蜜2%-6%、混合霉液体菌种10%-20%;B组分:A组分总重量1-1.3倍的矿泉水。
一种高维生素C马铃薯酵素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糯米清水浸泡6-8小时后捞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1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治疗动脉瘤且不阻断动脉瘤周边血管的支架
- 下一篇:振动马达配件上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