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的制备及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9906.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1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归;戚华晨;张娅;许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47 | 分类号: | B01J23/847;B01J37/08;B01J37/34;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钒酸铋 羟基 氧化铁 纳米 制备 检测 过氧化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的制备及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将正钒酸钠溶解于超声过的五水合硝酸铋水溶液,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清洗并烘干过夜,得到钒酸铋。将钒酸铋粉末均匀分散到羟基氧化铁的合成体系中,连续搅拌若干小时后,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清洗并干燥,得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复合物。将的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加入到含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和固定显色剂浓度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一定pH、温度条件下静置反应15分钟后,取出反应溶液,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对过氧化氢的检测效果。该半导体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用于检测过氧化氢,具有灵敏度高、易回收、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的制备及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在大多数氧化和酶促反应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中间产物,因此在包括宿主防御,生物合成和细胞信号转导在内的各种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人体中过量的过氧化氢会引起各种生物损伤,从而导致衰老,神经退行性变,DNA损伤和癌症。监测生物环境中的过氧化氢水平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和生物医学意义。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过氧化物酶(纳米酶)来检测过氧化物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一些基于光学、电化学和生物电化学的传感方法相比,纳米酶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催化活性可调等优点。通过比色法,以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的氧化,在这一过程中显色剂3,3,5,5 '-四甲基联苯胺会转化为氧化态并由无色变成蓝色。
金属氧化物、金属纳米颗粒是常用的“纳米酶”材料。为了使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制备复合纳米酶是有效途径之一。钒酸铋作为一种出色的半导体材料,具有适当的能带隙约为2.4eV,可以被可见光驱动,具有良好的价带边缘,具有强的氧化能力,较低的启动电位,良好的稳定性和低成本,因此已广泛用于光催化和光电化学中。羟基氧化铁因其在地球上的丰度以及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水氧化性能的稳定性而被多个研究小组研究,是一种很有前途的PEC氧化催化剂。将钒酸铋与羟基氧化铁复合能够增大材料比表面积,增强材料的催化性能,取得很好的催化效果。另外,过氧化氢与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实现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的循环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半导体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的制备及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具体涉及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检测过氧化氢的技术,此纳米酶具有高效检测过氧化氢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导体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60-120mg的五水合硝酸铋,置于烧杯中,加入40-80ml去离子水,超声分散5-10分钟,得到溶液;
(2)在经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00-200mg的正钒酸钠,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第一混合溶液移入100ml的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160-170℃下加热反应11-12h;待冷却到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40-60℃烘干,研磨,得到钒酸铋;
(3)将41.5-83mg六水合三氯化铁溶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160-320mg经步骤(2)得到的钒酸铋,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第二混合溶液超声10-15分钟,之后用磁力搅拌器连续搅拌;
(4)向步骤(3)中加入118.5-237mg碳酸氢铵粉末,之后继续搅拌8-9h,得到第三混合物;
(5)将步骤(4)中的第三混合物离心分离,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几次,40-50℃干燥得到半导体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
步骤(5)中,半导体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复合材料中,钒酸铋、羟基氧化铁质量比为1:1。
半导体钒酸铋-羟基氧化铁纳米酶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9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