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链芳香烃分子介导硅基底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8400.9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史立秋;于峰;项春;严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06 | 分类号: | C12Q1/6806 |
代理公司: | 广东鹏杰律师事务所 44607 | 代理人: | 王启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烃 分子 介导硅 基底 固定 dna 探针 方法 | ||
1.一种短链芳香烃分子介导硅基底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基于AFM的微纳加工系统;
S2:利用微纳加工系统和机械-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可控自组装芳香烃单层膜;
S3:将DNA探针固定在所述芳香烃偶连层修饰的硅表面;
S4:对DNA进行检测和表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链芳香烃分子介导硅基底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加工系统包括AFM和三维精密微动工作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链芳香烃分子介导硅基底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预处理的硅基底放置于微加工系统的溶液池中,通过外部软件进行编程控制,设置显微镜的各项参数,扫描范围为0nm,设定点电压设置为刻划要求值,然后使针尖逼近样品,达到设定的弯曲量,驱动工作台沿着某一个方向移动,完成硅表面机械刻划的同时化学自组装同步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链芳香烃分子介导硅基底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底采用硅片去油清洗后进行腐蚀氧化的硅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链芳香烃分子介导硅基底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利用机械-化学方法在四氟化硼苯甲酸重氮中刻划硅表面,在其上制造规则有序的外端为羧基的自组装微纳结构,用氨基和荧光分别修饰单链DNA的两端,最后在共价偶联活化剂EDC的作用下,探针的氨基与微结构上的羧基反应形成酰胺键,就完成了DNA探针共价连接到微结构上,这样带有荧光标志的ssDNA被固定到硅表面,就完成了DNA探针的固定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短链芳香烃分子介导硅基底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四氟化硼苯甲酸重氮盐溶液中刻划硅片从而生成自组装微纳结构,此时微结构末端基团是羧基,然后在N-乙基-N’-碳二亚胺的共价偶联剂作用下,与ssDNA3’端修饰的氨基发生反应形成酰胺键,这样就实现了ssDNA通过自组装微纳结构在硅上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短链芳香烃分子介导硅基底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验所使用的ssDNA是5’端标记FAM荧光,3’端修饰-NH2,探针长度为24bp,5’端到3’端的碱基序列为GCA AAG GGT CGT ACA CAT CAT CAT,分子量为8063.5,净含量为30.0OD,EDC需在-20℃冷冻保存;为了检测出连接上去的ssDNA,在其上标记了FAM荧光,关于ssDNA的操作必须在暗室中进行,取放时需要用锡纸严密包裹,避免荧光淬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链芳香烃分子介导硅基底固定DNA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利用荧光标记方法对DNA探针在硅基片上的固定与杂交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与优化,包括基片的清洗、探针长短、目标DNA的选择;使用Olimpus BX51正置荧光显微镜对刻划组装区域进行表征,证明DNA分子的固定成功,为了进一步分析固定的DNA探针的数量和质量,需要利用电导检测方法对DNA探针进行检测,通过电学检测信号的强弱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84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