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矿缓倾斜层状极薄矿体的采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1144.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忠;栾旭东;刘昌毅;宫在阳;郝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招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国环固废创新科技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65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倾斜 层状 矿体 采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矿山开采技术领域的一种金属矿缓倾斜层状极薄矿体的采矿方法,A:采场划分;B:采准工程;C:切割工程;D:通风;E:矿石运搬;F:地压管理:该采矿方法相比传统的采矿方法的优点在于不用设置传统的通风天井,传统的通风天井由于断面较小通风阻力大,而该通风方式是直接由下阶段运输巷道经多处漏斗进入工作面后,污风再由联络道排至上阶段运输巷道,通风阻力小,风量大,通风效果好。另外,还节省了天井的采掘工程量,降低了采矿成本;其次,后退式落矿采用暴力运搬和机械运搬,双工作面出矿量大,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矿缓倾斜层状极薄矿体 的采矿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矿在进行时传统的通风天井由于断面较小通风阻力大,导致通风效 果差,而且传统的天井的采掘工程量大,增加了大量的采矿成本与采矿时间, 同时传统的矿采方式工作效率低,出矿量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金属矿缓 倾斜层状极薄矿体的采矿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矿缓倾斜层状极薄矿体的采矿方法,以 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矿缓倾斜层状极 薄矿体的采矿方法,该金属矿缓倾斜层状极薄矿体的采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场划分:沿矿体走向,每20~30m划分为一个中段,每个中段内再 划分矿房;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每间隔100m掘进一个通风上山,两个通风 上山之间布置两个采场,每个采场沿走向50m,阶段高度25m,采场采幅等于 矿体厚度,顶柱斜长2m,底柱斜长3m;
B:采准工程:阶段沿脉运输巷布置在底板岩石中,在采场一侧,自运输 巷沿着倾向向上掘进通风上山,并以此为回采的切割空间,断面2m×1.2m, 矿脉控制在腰线位置;
C:切割工程:采用拉底和扩漏同时进行的方法进行拉底,沿阶段运输巷 每隔5米向上掘进斗颈,在斗颈上部以45°倾角向两侧打炮孔,扩大斗颈, 最终使相邻斗颈连通,同时完成扩漏和拉底工作;
D:通风:新鲜风流由下阶段运输巷道经漏斗进入工作面,清洗工作面以 后的污风经通风上山或上部联络道排至上阶段运输巷道,工作面沿走向每推 进25米,在顶柱处掘进联络道与上阶段运输巷连通,解决人行、通风等问题;
E:矿石运搬:采用电耙出矿,考虑到电耙的有效耙距,第一分段崩落的 矿石可能会耙运困难,可采取增加电耙电机功率或者在打点柱支护的同时, 利用人工的沿倾斜方向向下运至电耙可以耙到的位置,电耙绞车安设在拉底 平巷道中,随着工作面推进到一定距离以后,适当移动电耙绞车;
F:地压管理:在进行电耙出矿前,支护人员要及时对采场进行木点柱临 时支护。
优选的,E步骤中所述电耙绞车初始功率为30KW,耙斗容积0.2~0.3M3。
优选的,F步骤中所述木点柱网度在1.5m×1.5m,使工作面顶板暴露宽 度在2m以内,并在最前排木点柱挂柔性防护网17米,以阻挡爆破的矿石飞 入空区。
优选的,F步骤中随着采场沿着矿体走向逐渐推进,对于回采结束采场的 漏斗和顶部联络道要及时进行封堵,以防止局部坍塌造成碎石掉落,也可防 止风流短路,为后续采场作业提供稳定的新鲜风流。
优选的,B步骤中所述矿脉控制在平巷肩角位置,断面为2.0m×2.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招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国环固废创新科技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招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国环固废创新科技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1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