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GBT芯片终端结构及IGBT芯片终端结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3532.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华;金锐;高明超;李立;刘江;潘艳;吴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331;H01L29/7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gbt 芯片 终端 结构 制作方法 | ||
1.一种IGBT芯片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N型衬底(1)的正面内部形成P型场限环(2)和镇流电阻区(3);
在P型场限环(2)和镇流电阻区(3)正面形成氧化层;
在氧化层的正面形成正面金属层(9),并在N型衬底(1)的背面形成背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GBT芯片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N型衬底(1)的正面形成P型场限环(2)和镇流电阻区(3),包括:
在N型衬底(1)的正面内部采用光刻胶掩膜工艺,并采用离子注入和高温推结方式形成P型场限环(2)和镇流电阻区(3);
剥离并清洗所述N型衬底(1)正面的光刻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GBT芯片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场限环(2)和镇流电阻区(3)的P型掺杂浓度均为5e17cm-3~5e18cm-3;
所述离子注入的剂量为1e14cm-2~1e15cm-2;
所述镇流电阻区(3)的宽度为100~30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GBT芯片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P型场限环(2)和镇流电阻区(3)正面形成氧化层,包括:
依次采用热氧化、Ar离子注入、光刻、刻蚀和剥胶工艺在所述N型衬底(1)的正面形成一次场氧化层(4);
采用热氧化工艺在所述N型衬底(1)和P型场限环(2)的正面形成栅极氧化层(5);
依次采用淀积、光刻、刻蚀和剥胶工艺在所述一次场氧化层(4)和栅极氧化层(5)正面形成多晶硅层(6);
依次采用淀积、光刻、刻蚀和剥胶工艺在所述P型场限环(2)、镇流电阻区(3)、一次场氧化层(4)和多晶硅层(6)正面形成隔离氧化层(7);
依次采用淀积、Ar离子注入、光刻、刻蚀和剥胶工艺在所述隔离氧化层(7)正面形成二次场氧化层(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GBT芯片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场氧化层(4)的边界为斜坡形状,斜坡角度为15°~25°,其厚度为1.0um~1.5u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GBT芯片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氧化层(5)的厚度为0.09um~0.15um;
所述多晶硅层(6)的厚度为0.5um~1.0um;
所述隔离氧化层(7)的厚度为1.0um~2.0um;
所述二次场氧化层(8)的边界为斜坡形状,斜坡角度为15°~45°,其厚度为2.5um~5.0um;
所述正面金属层(9)的厚度为2.0um~4.5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GBT芯片终端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N型衬底(1)的背面形成背面结构,包括:
依次在所述N型衬底(1)的背面形成N型缓冲层(12)、P型集电区(11)和背面金属层(10);
所述P型集电区(11)的P型掺杂浓度为1e17cm-3~3e17cm-3。
8.一种IGBT芯片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N型衬底(1)正面的P型场限环(2)和镇流电阻区(3);以及设置于所述P型场限环(2)和镇流电阻区(3)正面的氧化层;设置于所述氧化层正面的正面金属层(9);设置于N型衬底(1)背面的背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示的IGBT芯片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层包括依次位于所述N型衬底(1)正面的一次场氧化层(4)、栅极氧化层(5)、隔离氧化层(7)和二次场氧化层(8);
所述栅极氧化层(5)和隔离氧化层(7)之间设有多晶硅层(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示的IGBT芯片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场限环(2)和镇流电阻区(3)的P型掺杂浓度均为5e17cm-3~5e18cm-3;
所述离子注入的剂量为1e14cm-2~1e15cm-2;
所述镇流电阻区(3)的宽度为100~300um;
所述一次场氧化层(4)和二次场氧化层(8)的边界均为斜坡形状;
所述一次场氧化层(4)斜坡角度为15°~25°,其厚度为1.0um~1.5um;
所述二次场氧化层(8)的斜坡角度为15°~45°,其厚度为2.5um~5.0um;
所述栅极氧化层(5)的厚度为0.09um~0.15um;
所述多晶硅层(6)的厚度为0.5um~1.0um;
所述隔离氧化层(7)的厚度为1.0um~2.0um;
所述正面金属层(9)的厚度为2.0um~4.5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5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擦地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人洗地机的动态水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