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埃米抗反射抗红外光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7310.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5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男;吴富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美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G02B5/28;G02B1/14;C23C14/30;C23C14/08;C23C14/10;C23C14/06;C23C14/18;C23C14/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小勤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埃米抗 反射 红外光 镜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埃米抗反射抗红外光镜片,包括基片和设置在所述基片内表面的膜层,所述膜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的第一到第九薄膜层,其中,第一薄膜层、第四薄膜层、第六薄膜层和第九薄膜层为低折射率层,第二薄膜层和第七薄膜层为硒镀膜层、铟镀膜层或镍镀膜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第三薄膜层、第五薄膜层和第八薄膜层为高折射率层。本发明所述埃米抗反射抗红外光镜片波长400‑700nm平均反射率小于1.5%,波长750‑1100nm平均透过率小于29%,有效的减小反射光强度、降低红外光对眼睛的伤害,保护佩戴者的眼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镜片制备技术,尤其是埃米抗反射抗红外光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光线穿过某一介质到达另一介质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这取决于相关介质的特性和光在介质中的移动方向。作用好的介质,如晶状体可以折射大部分可见光,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反射、散射和吸收。一般的玻璃及塑料透镜,约92%的光线可被折射而到达眼内。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反射,现有技术中使用抗反射涂层,覆盖在透镜内表面,可减少反射,从而使到达眼内的光线增加,然而,这种抗反射效果通常针对的不仅仅是可见光,紫外光及红外线也在之列,而要额外增加抗红外效果,通常要在透镜外表面沉积多层薄膜,相当于同一透镜内表面和外表面要同时沉积薄膜层,工艺多而复杂,不容易操作,成本高。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2998724A公开了一种镜片,其包括光学部和环绕该光学部的非光学部。该光学部用于允许光线穿透以实现光学成像,该光学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的曲率大于零,且该第一表面沉积有抗反射膜。该抗反射膜在400nm-85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小于 2%。而850nm已经进入红外光区,由于眼球含有较多的液体,对红外线吸收较强,因而一定强度的红外线直接照射眼睛时可引起白内障。白内障的产生与短波红外线的作用有关;波长大于1.5微米的红外线不引起白内障,换句话说, 800-1500纳米的光线对人眼存在危害,应在保证可见光的抗反射效果同时,尽可能降低800-1500纳米波长到达人眼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镜片难以同时在一面表面实现抗反射和抗红外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埃米抗反射抗红外光镜片,通过硒、铟、镍材料特性以及多层重叠结构,在镜片的内表面由内向外依次层叠的第一到第九薄膜层,第一、四、六、九薄膜层为低折射率层,第二、七薄膜层为硒镀膜层、铟镀膜层、镍镀膜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第三、五、八薄膜层为高折射率层。其中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35-1.50,优选为1.40-1.45;所述高折射率层的的折射率为2.00-2.50,优选为2.20-2.40。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埃米抗反射抗红外光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基片前处理、基片的内表面进行真空镀膜、镀保护层等步骤,其制备工艺可控性强,普通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埃米抗反射抗红外光镜片,所述埃米抗反射抗红外光镜片包括基片和设置在所述基片表面的膜层,所述膜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的第一到第九薄膜层,其中,第一薄膜层、第四薄膜层、第六薄膜层和第九薄膜层为低折射率层,第二薄膜层和第七薄膜层为硒镀膜层、铟镀膜层或镍镀膜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第三薄膜层、第五薄膜层和第八薄膜层为高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35-1.50,所述高折射率层的的折射率为2.00-2.50。
进一步的,所述膜层覆盖在所述基片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基片为亚克力基片、聚碳酸酯基片、尼龙基片、CR-39基片或玻璃基片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高折射率层为材料为ZrO2、Ti3O5或Ta2O5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美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美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