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补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0917.2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0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恒德;张西进;朱玉钦;刘家印;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自然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3/00 | 分类号: | C12Q3/00;C12P19/26;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左海明 |
地址: | 276511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枯草 芽孢 杆菌 发酵 生产 氨基 葡萄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补料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领域。主要步骤包括以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为补料液;利用PLC控制系统和蠕动泵定量补料模式进行补料;根据发酵罐中葡萄糖含量及溶氧高低来控制开始时间及补料量,本发明工艺参数控制简单、氨基葡萄糖产率高,发酵副反应少,提取收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氨基葡萄糖的补料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氨基葡萄糖生产方法主要有酶转化法、虾蟹壳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等,其中微生物发酵法因其产率高、成本低,不受原料来源与季节限制,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将替代其他两种生产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相对于其他微生物发酵,在菌种及产品安全性等方面有很大优势,因为枯草芽孢杆菌是食品安全级菌株,其发酵生产的氨基葡萄糖在基因层面的安全性有保障,在越来越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现代社会,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过程中,补料是维持发酵过程高效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有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过程只是简单地以葡萄糖的含量作为不了添加的依据,但影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不仅葡萄糖含量一个因素,因此这一做法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过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氨基葡萄糖的补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以浓度为700~800g/L的食品级一水葡萄糖溶液为补料液进行补料;
(b)调节补料罐的罐压至0.05~0.15MPa,保持发酵罐的罐压在0.03~0.05MPa;
(c)采用蠕动泵定量补料模式流加葡萄糖补料液,采用PLC控制系统控制蠕动泵进行进行补料,PLC控制系统同时监测发酵罐中葡萄糖的含量和溶氧量,当发酵罐内溶氧量急速上升到90%后开始补料;
(d)补料开始后,根据发酵罐内葡萄糖的含量和溶氧量,由PLC控制系统调节蠕动泵转速,逐步增加补料量,使罐内葡萄糖浓度控制在3~5g/L,在提升补料速度时,罐内溶氧会降低,此时通过增加通风量及搅拌转速,对罐内的溶氧进行调节;
(e)发酵过程中对溶氧进行多段控制,由PLC控制系统监测溶氧量,并通过控制通风装置启停和搅拌转速进行调节。
本发明设计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氨基葡萄糖的补料方法是根据溶氧变化情况判定补料开始时间,在溶氧快速上升到90后,开始补料,避免因不能快速检测罐内葡萄糖浓度而耽误补料,造成发酵代谢缺糖;同时采用蠕动泵定量补料,对补料流加量控制更精确,菌种在一个更加平稳的环境中生长代谢,使得菌种转化率和氨基葡萄糖转化率高,菌种代谢速度快,,缩短发酵周期,降低了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每1个小时测量罐内葡萄糖浓度,调节蠕动泵转速,逐步增加补料量,在罐内葡萄糖浓度达到4.5g/L时,不再提升补料速度,罐内葡萄糖浓度超过5g/L时,降低补料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发酵过程中溶氧的控制过程为发酵的第0~7h,溶氧30%;第7~15h,溶氧50%;第15~50h,溶氧40%;第50~65h,溶氧30%。
进一步的,所述补料液需在0.1MPa,121℃条件下蒸汽湿热灭菌20min。
进一步的,所述补料液为800g/L的食品级一水葡萄糖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调节补料罐的罐压至0.1MPa,保持发酵罐的罐压在0.04MPa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补料方法的进步之处在于,首先本发明的补料过程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监控调节进行,以溶氧量变化情况判定补料开始时间,在溶氧快速上升到90%后,开始补料,避免因不能快速检测罐内葡萄糖浓度而耽误补料,造成发酵代谢缺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自然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自然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