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5111.0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8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用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璇;李青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器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存储器系统,该存储器系统联接到多个主机,每个主机包括FTL。该存储器系统可以包括:控制器,适于当设置了对来自多个主机中的任意一个主机的写入请求的写入锁定时,仅允许从该任意一个主机接收写入请求;以及存储器装置,由控制器控制,并且适于根据来自该任意一个主机的写入请求执行写入操作,其中该控制器包括:锁定管理器,适于根据存储器装置中是否设置了锁定来设置写入锁定并且在写入操作完成时释放写入锁定;以及同步管理器,适于根据写入操作是否成功执行,控制除该任意一个主机之外的其他主机的FTL的FTL元数据的同步。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9-0005162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存储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环境范例已经转向云计算,并且正在向使得能够随时随地使用计算系统的普适计算发展。诸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和膝上型计算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已经迅速增加。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通常使用具有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来存储数据。这样的存储器系统可以用作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存储器装置或辅助存储器装置。
使用半导体存储器装置的存储器系统由于不具有移动部件而提供诸如优异的稳定性、耐用性、高信息访问速度和低功耗的优点。具有这些优点的存储器系统的示例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器装置、具有各种接口的存储卡以及固态驱动器(SSD)。
发明内容
该申请文件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性能特征的计算环境。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系统和操作方法被实施为支持诸如闪存转换层(FTL)元数据的主机元数据的同步,以保持共享存储器系统的多个主机对与存储器系统相关联的FTL中的变化进行更新。
在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存储器系统。该存储器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可由多个主机访问;存储器,存储用于使文件系统适应由多个存储区域限制的约束的可执行指令;以及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从主机中待访问多个存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存储区域的一个主机接收对操作的请求;在确定当前没有对待访问的至少一个存储区域的锁定时,设置对待访问的至少一个存储区域的锁定;更新文件系统元数据以匹配由主机中访问至少一个存储区域的一个主机使用的文件系统元数据;并且更新与至少一个存储区域相关联的文件系统元数据的版本值。
在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存储器系统。该存储器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可由多个主机访问;存储器,存储用于使文件系统适应由多个存储区域限制的约束的可执行指令;以及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从主机中的一个主机接收访问多个存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存储区域的请求,该请求包括对多个存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存储区域的锁定请求;确定锁定请求和主机中的另一个主机当前设置的另一锁定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并且在确定不存在冲突时,针对至少一个存储区域设置锁定。
在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存储器系统,该存储器系统联接到多个主机,每个主机包括闪存转换层(FTL)。该存储器系统可以包括:控制器,适于当设置了对来自多个主机中的任意一个主机的写入请求的写入锁定时,仅允许从该任意一个主机接收写入请求;以及存储器装置,由控制器控制,并且适于根据来自该任意一个主机的写入请求执行写入操作,其中该控制器包括:锁定管理器,适于当接收到写入锁定请求时,根据存储器装置中是否设置了锁定来设置写入锁定,并且当写入操作完成时释放写入锁定;以及同步管理器,适于根据写入操作是否成功执行,控制除该任意一个主机之外的其他主机的FTL的FTL元数据的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未经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5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