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进行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6354.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2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董少刚;李永华;张勇;商亮亮;王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C02F9/14;C02F103/0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0002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垃圾 渗滤 中的 进行 焚烧 烟气 方法 | ||
1.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进行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调节池、换热器、汽提塔、塔顶分凝器、氨水储罐、氨水提升泵、SNCR脱硝装置、碱液罐、碱液计量泵、余热回收器、渗滤液后处理系统、引风机;
经过预处理的渗滤液先进入调节池将废水pH调到10以上,再经过换热器将废水温度升高至80℃,送入汽提塔中,水流自塔顶向下流动,通过填料或分布器与塔底通入的高温蒸汽逆流接触;
在碱性、高温条件和动力作用下,水中游离NH3的不断转化和生成,使渗滤液中氨含量逐渐降低,含氨蒸汽从汽提塔顶部排出,经过塔顶分凝器后生成氨水;
通过控制氨水回流量和塔顶分凝器运行温度,最终制成8%-16%浓度的氨水并存于氨水储存罐中,输送至SNCR脱硝装置中利用;
分凝器产生的气相氨气能够通过引风机直接吹送至炉膛进行脱硝反应;
汽提塔出水经过余热回收和中和后进入渗滤液后处理系统继续处理至达标排放;
预处理的渗滤液氨氮含量较低时,先进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将有机氮转化成氨氮,提高氨氮浓度后再进行脱氨和氨回收,最后完成氨氮的回收利用和渗滤液的达标排放,当渗滤液中氨氮浓度≥2000mg/L时,直接进入调节池;当氨氮浓度2000mg/L时,经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分解有机氮提高氨氮浓度,然后进入调节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进行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池中设有pH计、搅拌器,并且设有碱液自动投加装置;氨水储存罐设有在线密度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进行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水储存罐的出口通过提升泵连接喷枪,喷枪伸入焚烧炉膛或烟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进行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塔顶分凝器产生的液相产品氨水和气相产品(NH3)分别通过泵和风机送入焚烧炉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进行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氨水时,通过控制冷凝氨水回流量、塔顶分凝器运行温度以及储存罐中的在线密度仪来调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进行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经过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通入调节池中,通过4%氢氧化钠调节pH到10以上;
第二步,将调节好pH的废水送入汽提塔,水流自塔顶向下流动,通过填料或分布器与塔底通入的高温蒸汽逆流接触,在碱性、高温条件和动力作用下,加速废水中游离NH3的转化和生成,废水中氨含量逐渐降低,
从汽提塔顶部排出的含氨蒸汽在塔顶分凝器中进行冷凝,控制冷凝液回流量、塔顶分凝器运行温度以及氨在线密度计,最终制成8%-16%浓度的氨水存于氨水储存罐中;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氨水稀溶液经提升泵及喷枪雾化后喷入炉膛内进行脱硝反应,经塔顶分凝器产生的气相产品NH3由引风机直接送至炉膛进行脱硝反应;
第四步,经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进入汽提塔的废水通过余热回收和中和后进入渗滤液后处理系统;未经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进入汽提塔的废水通过余热回收和中和后进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及渗滤液后处理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进行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当渗滤液氨氮浓度较高时,渗滤液直接超越进入调节池,当渗滤液浓度较低时,首先经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然后进入调节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进行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的氨水储存罐要保证锅炉满负荷脱硝运行7-14天的量;
第三步中氨气喷入的温度控制在850℃-1050℃,停留时间控制在0.5s,NH3/NOx氨氮比控制在1.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63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