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及塑料板材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2814.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0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廖德超;庄荣仁;陈仲裕;赵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K13/04;C08K7/14;C08K3/26;C08K5/1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任芸芸;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聚酯 组合 塑料板材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及塑料板材的制作方法,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包括50至100重量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50至250重量份的填充剂、50至20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以及0.5至10重量份的起始剂,其中起始剂包含高温起始剂以及中低温起始剂,其质量比例为0.5‑4:1。使用此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制成的塑料板材,能有效降低所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逸散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塑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塑料板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森林资源日益枯竭的今日,加上许多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禁止砍伐林木与禁止原木出口,导致原木制品(原木家具)的价格居高不下。仿木塑料制品因为不易腐烂、无传统木材因风化腐蚀产生异味的缺点且无蛀虫的问题,近年来已大量取代木材而被使用。仿木塑料制品顾名思义是指质感、外观乃至机械性能都接近原木的塑料制品,常见的应用包括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家具。
现有技术中有以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SMC)制成的仿木塑料制品,这类仿木塑料制品通常需要在不饱和树脂系统中加入苯乙烯作为架桥剂,以在模压成型的过程中引发自由基连锁反应。然而,存在于空气中的杂质会与自由基结合而中止连锁反应,以致于苯乙烯很难完全反应掉,而且残留于塑料制品中的苯乙烯很容易逸散出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降低苯乙烯的逸散,常见的方法有:添加表膜形成剂以降低苯乙烯的挥发;以及添加高沸点交联剂(如乙烯基甲苯)来替代苯乙烯。然而,苯乙烯相较其他高沸点交联剂对于不饱和树脂系统有更好的适用性;此外,表膜形成剂与高沸点交联剂的添加会增加制造成本,不符合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以及使用此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的塑料板材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其包括50至100重量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50至250重量份的填充剂、50至20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以及0.5至10重量份的起始剂。所述起始剂包含高温起始剂以及中低温起始剂,其质量比例为0.5-4:1,其中所述高温起始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基、过氧化苯甲酸三级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以及2,5-二甲基-2,5,-双-(过氧叔丁基)己烷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中低温起始剂选自二苯甲酰过氧化物以及1,1-双(叔丁基过氧化物)-3,3,5-三甲基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高温起始剂与所述中低温起始剂的质量比例为1.6: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高温起始剂为过氧化苯甲酸三级丁酯,且所述中低温起始剂为1,1-双(叔丁基过氧化物)-3,3,5-三甲基环己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如下式所示的结构:S-G-U-G-S-G-U-G-U-G-S;S表示饱和酸;G表示二元醇;U表示不饱和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介于3000至15000之间的分子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剂为无机填料,其选自滑石粉,云母粉、硅酸钙、碳酸钙、硫酸钡、三氧化二铝及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其中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0.5微米至5微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环保型聚酯模塑组合物还包括20至70重量份的添加剂,其选自聚合抑制剂、低收缩剂、增黏剂、脱模剂及色料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2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