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驱动系统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6394.7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南云超;苏正杲;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2 | 分类号: | F16H48/12;F16H48/38;F16H57/023;F16H6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系统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驱动系统及电动汽车,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所述电驱动系统包括:中间轴和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器;其中,所述差速器总成的第一输出半轴和第二输出半轴与所述中间轴同轴;所述同步器包括:与所述中间轴啮合的大齿轮,与所述差速器总成啮合的小齿轮,以及,接在所述大齿轮和所述小齿轮之间的接合部总成;所述接合部总成还与一执行器连接,所述执行器控制所述接合部总成移动,使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处于接合状态或断开状态。本发明的方案减小了动力总成的布置空间且降低了永磁同步电机在持续反拖运转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驱动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中、高端电动汽车为提升整车动力性和越野能力,不断推出四驱车型,为得到更高的效率指标,前、后桥动力总成大多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然而在高速及遇到平缓路况时,为提升整车经济性,整车需要断开前桥或后桥辅助驱动的动力总成电量输入,但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本身的特性,在持续反拖运转过程中会造成不少的能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驱动系统及电动汽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永磁同步电机在持续反拖运转过程中造成能量损失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驱动系统,包括:包括中间轴和差速器总成,还包括同步器;
其中,所述差速器总成的第一输出半轴和第二输出半轴与所述中间轴同轴;
所述同步器包括:与所述中间轴啮合的大齿轮,与所述差速器总成啮合的小齿轮,以及,连接在所述大齿轮和所述小齿轮之间的接合部总成;
所述接合部总成还与一执行器连接,所述执行器控制所述接合部总成移动,使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处于接合状态或断开状态。
可选的,所述接合部总成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部接合或分离时,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接合或断开。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花键毂和接合齿圈;
其中,所述花键毂上设置有第一内花键和第一外花键;
所述接合齿圈的外表面为一锥面,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内花键;
所述花键毂通过所述第一内花键与所述大齿轮花键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外花键与所述移动部花键连接;
所述接合齿圈通过所述第二内花键与所述小齿轮花键连接,通过所述接合齿圈的外表面与所述移动部接合或断开。
可选的,所述移动部包括:锁环、滑块和接合套;
其中,所述锁环的内表面为一锥面且外表面设置有一槽体;
所述滑块内置于所述接合套且一端设置在所述槽体中;
所述接合套上设置有第三内花键;
所述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接合齿圈的外表面面连接,所述接合套通过所述第三内花键和所述第一外花键与所述花键毂花键连接,并可沿所述花键毂的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滑块靠近中部的位置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合套的内壁的凹槽中,在所述接合套移动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槽体中移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弹簧;
其中,所述花键毂上开设有一环形槽,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环形槽中;
所述凸起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接触连接,在所述接合套和所述滑块移动时,所述滑块压缩所述弹簧,与所述接合套中的凹槽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