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剪性能测试功能的车辙板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7706.8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浩;王朝辉;宋亮;董刚;孙泽强;徐岩;李永刚;樊振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G01N1/44;G01N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性能 测试 功能 车辙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剪性能测试功能的车辙板成型装置,包括碾压加载组件、成型加热组件、支撑脱模组件、可移动驱动组件、驱动支撑电机、剪切组件和控制组件。本发明装置实现了单层及双层车辙板成型及其抗剪切性能测试,模拟了沥青路面在实际工况下的内部温度与层间受力状态,解决了沥青混合料车辙板试件成型繁杂、脱模不便、试件受力及温度与实际不符等问题,提高了试件成型效率,降低了传统剪切试验的试验误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剪性能测试功能的车辙板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易出现车辙、拥抱、推挤等病害。而这些病害的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及路面层间抗剪切性能不足引起的,所以通常采用单层车辙板测试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采用双层车辙板测试沥青路面层间抗剪性能。但在成型试件的过程中存在制作工序繁杂、脱模困难且破坏试件内部结构等问题;在沥青混合料及沥青路面层间抗剪性能测试中,存在着试件受力及所处温度与实际工况不符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沥青混合料车辙板试件成型繁杂、脱模不便,车辙板试件在抗剪测试时所处温度不符实际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抗剪性能测试功能的车辙板成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抗剪性能测试功能的车辙板成型装置,包括碾压加载组件、成型加热组件、支撑脱模组件、可移动驱动组件、驱动支撑组件和剪切组件;碾压加载组件一端与驱动支撑组件滑动连接,另一端位于成型加热组件上方,成型加热组件底部与支撑脱模组件的顶端和可移动驱动组件的顶端均连接,支撑脱模组件和可移动驱动组件的底端均与驱动支撑组件转动连接,剪切组件位于成型加热组件一侧且与驱动支撑组件连接;碾压加载组件用于碾压成型加热组件;成型加热组件用于车辙板的成型并加热车辙板;支撑脱模组件用于支撑成型加热组件,并将成型加热组件内部成型的车辙板脱模;可移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成型加热组件转动;驱动支撑组件用于驱动碾压加载组件和剪切组件;剪切组件用于剪切成型加热组件内的成型车辙板。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碾压加载组件和驱动支撑组件均连接,用于控制碾压加载组件碾压成型加热组件的碾压力大小,控制驱动支撑组件开始或停止驱动碾压加载组件和剪切组件,以及记录当成型加热组件内的车辙板被破坏时剪切组件的剪切力大小。
所述驱动支撑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支架;支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竖杆,第一横杆上设置连接横杆U型导槽,连接横杆U型导槽与碾压加载组件连接,连接横杆U型导槽两端的第一横杆上均设置线圈;第二横杆上开设凹槽,凹槽内设置半球形支座和钢轮轨道,半球形支座与支撑脱模组件连接,钢轮轨道与可移动驱动组件连接,挡板与凹槽内壁顶端连接且位于钢轮轨道上方;竖杆上设置轴承轨道和剪切杆轨道,轴承轨道和剪切杆轨道均与剪切组件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剪切组件连接。
所述碾压加载组件包括支撑承轴、碾压轮和两个液压伸缩杆;两个液压伸缩杆一端通过支撑承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横杆连接,连接横杆与连接横杆U型导槽滑动连接,连接横杆为磁性材质;碾压轮套设在支撑承轴上,且碾压轮位于成型加热组件上方。
所述成型加热组件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顶端位于碾压加载组件下方,第一空腔底端与第二空腔顶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空腔底端连接支撑脱模组件和可移动驱动组件;第一空腔的侧壁内部设置第一发热电阻丝,第二空腔的侧壁内部设置第二发热电阻丝。
所述第一空腔底端与第二空腔顶端通过若干插销连接,插销一端连接第一空腔,另一端位于第二空腔外壁上设置的若干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