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驱动桥减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7946.5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华林;王晟;韩星会;杨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7/12 | 分类号: | B60K17/12;B60K17/04;B60B35/12;B60B3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减速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驱动桥减速器,属于汽车领域。其包括减速器壳体;连接法兰安装在减速器壳体的一端开口上;端盖安装在减速器壳体的另一端开口上;驱动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可转动地安装在减速器壳体内;第一内齿圈安装在减速器壳体靠近连接法兰的内壁上;第一减速结构套接在驱动轴上,并与第一内齿圈啮合;行星架设置在减速器壳体内,并与第一内齿圈相邻,第一减速结构的一端与行星架传动连接;第二内齿圈安装在减速器壳体靠近端盖的内壁上;差速器壳体安装在减速器壳体内,并与端盖连接;第二减速结构可转动地安装在差速器壳体的周侧上,第二减速结构的一端与行星架啮合,另一端与第二内齿圈啮合。因此,该结构减速比大、结构紧凑且安装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桥减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各国政府鼓励汽车行业将研究重心从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燃油汽车过渡到能耗低、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电动汽车上。而电动汽车动力传动总成的置换成为了电动汽车设计的核心问题。
目前,商用电动汽车通常采用两种动力传动总成置换形式,其一是将电机置换发动机,其余传动部分保持不变,该种结构形式导致了商用车电池布置空间小,重量大等问题。其二是采用电驱动桥结构,将动力传动总成置于车辆后桥或前桥上,其结构形式包括电机直驱的后桥结构及电机偏心式后桥结构,该结构中,电机主轴与后桥半轴平行,而电机固定于车身地板或车架上。
上述两种结构中,前者导致了后桥重量大、电机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而后者对底盘部分改动较大,导致电池布置空间紧张,增加了底盘的设计及生产成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式商用车电驱动桥减速器结构,该结构占用底盘空间小,对底盘部分基本上无改动,易于电池包的布置,且减速器速比较大,配合高速电机减小了后桥的总重量,提升了高速电机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驱动桥减速器,旨在改善现有的汽车的动力传动总成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驱动桥减速器,包括:
减速器壳体;
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一端开口上;
端盖,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的另一端开口上;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法兰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
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内齿圈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靠近所述连接法兰的内壁上;
第一减速结构,所述第一减速结构套接在所述驱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啮合;
行星架,所述行星架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内齿圈相邻,所述第一减速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传动连接;
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内齿圈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靠近所述端盖的内壁上;
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并与所述端盖连接;
第二减速结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周侧上,所述第二减速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行星架啮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啮合。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减速结构包括:
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套接在所述驱动轴上;
多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太阳轮、所述第一内齿圈啮合;
行星销轴,所述行星轮可转动地套接在所述行星销轴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轮通过花键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操作的记录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