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于火车驾驶室机械组合式橡胶减缓颠簸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0728.0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倩;黄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火车 驾驶室 机械 组合式 橡胶 减缓 颠簸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高铁和火车橡胶减震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安装于火车驾驶室机械组合式橡胶减缓颠簸的装置,包括背板,背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撑板,撑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撑杆,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弹簧框,弹簧框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板,连接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在列车驾驶人员颠簸时撑板上下晃动,撑板晃动带动撑杆上下晃动,撑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一弹簧压缩和第二弹簧压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驾驶人员身体颠簸时能够减缓颠簸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和火车橡胶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装于火车驾驶室机械组合式橡胶减缓颠簸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多领域都会经常应用到减震装置,尤其是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在列车上会大量使用到减震装置,众所周知,列车行驶过程中会出现颠簸的情况,列车颠簸一直都是影响列车安全平稳行驶的重要问题之一,造成列车震动的因素主要包括车体本身质量、列车行驶速度和铁轨状况,如何减少或者避免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问题,减震装置主要是通过一些结构配合实现车身颠簸时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以及来自路面的冲击来实现颠簸减缓的目的。
目前,就列车而言,研究较多的产品包括弹簧减震装置、氮气减震装置、气与油混合减震装置以及液压减震装置,这些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火车行驶过程中颠簸的问题,但是由于这些减震装置本身存在的问题,还不够满足使用需求。例如,在火车驾驶室所用的传统的减震装置的结构复杂且安装使用较为麻烦,结构复杂会增加列车的建设成本,而且现有的驾驶座减震装置一般都采用电气设备实现减轻颠簸的,这些电气设备已损坏且工作过程中会发出噪声,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一旦驾驶员驾驶受外界因素影响,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颠簸的状况,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不利于我国快速铁路的发展,另外,仅靠单一的弹簧组减缓装置,颠簸减缓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于火车驾驶室机械组合式橡胶减缓颠簸的装置,具备结构简单,减轻颠簸的优点,解决了结构复杂,易受颠簸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结构简单,减轻颠簸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于火车驾驶室机械组合式橡胶减缓颠簸的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头枕,头枕位于背板的竖直中心线上,头枕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为复合橡胶材质,橡胶垫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撑板,撑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撑杆,撑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杆箱,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杆座,第一杆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杆座,第一杆座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三角杆,三角杆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三角杆的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座,弹簧座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有两个,两个连接块为复合金属材质,且形状尺寸都相同,两个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撑杆的外侧,且关于撑杆成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横杆的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杆有两根,为复合金属材质,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框,弹簧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弹簧框的表面开设有杆孔,杆孔的尺寸大于横杆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弹簧框为铰链连接,横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与连接块为铰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0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