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82816.2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3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妮;岑宵;刘铸德;莫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5/14 | 分类号: | G09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韦剑思;黄启行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职 院校 移动 学习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属于学习平台领域,包括用户验证单元、移动端关注单元、微信服务器单元、平台服务器单元、资料管理单元、系统管理单元、消息推送单元、论坛单元、统计分析单元、安全维护单元和用户编辑扩展单元。通过学生的学习和老师和互动一起放到移动平台上,解决了现有高校师生交流互动少的问题,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分配一定的学习任务,可以满足和监控学生上课前的预习、上完课后进行复习的,并且把全校的课程和相关的内容放到学习平台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对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或者到相应的教师听课学习,增加了学生根据需要学习的机会,符合现在学生使用手机学习的习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学习平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
背景技术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如何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学习特点和优势,已日渐成为教师们探索的课题。
在移动互联网呈井喷似的发展过程中,微信这一款由腾讯公司于2011推出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无疑是普及最快、拥有最多用户群体的软件。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全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课间休息时全班有超过70%的学生都在利用微信发消息或查看朋友圈,可见微信已经成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现有的微信还有在高校的学习中使用,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移动学习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解决传统的学习模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要求的技术问题。
一种高职院校移动学习平台,包括用户验证单元、移动端关注单元、微信服务器单元、平台服务器单元、资料管理单元、系统管理单元、消息推送单元、论坛单元、统计分析单元、安全维护单元和用户编辑扩展单元,所述用户验证单元和移动端关注单元与微信服务器单元连接,所述微信服务器单元与平台服务器单元连接,所述资料管理单元、系统管理单元、消息推送单元、论坛单元、统计分析单元、安全维护单元和用户编辑扩展单元与微信服务器单元连接;
所述移动端关注单元用于供用户输入平台名称检索关注或者扫码进行关注,关注完成后,移动端关注单元推送出用户验证单元;
所述用户验证单元用于输入学生或者老师验证信息,并由微信服务器单元把验证信息推送给平台服务器单元,当验证为校内师生时,平台服务器单元检测绑定微信信息,并推送出与验证用户等级相应的页面信息;
所述微信服务器单元用于供微型开发扩展使用,同时用于平台前期与微信信息的处理接口;
所述平台服务器单元用于对整个平台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所述资料管理单元用于供老师或者管理人员上传学习资料或者通知资料;
所述系统管理单元用于对用户进行管理,对内线上学习的课程进行管理,同时把平台运行数据实时存储备份到相应的数据库;
所述消息推送单元用于推送校内通知、学习任务和学习课程内容信息,同时师生实时互动,学生对课程进行学习,同时学习完后进行学习测评;
所述论坛单元用于供学生发帖对生活、学习进行讨论,并且根据语义分析对发帖进行分类;
所述统计分析单元用于对学生学习和讨论进行统计,统计每一个课程的关注度和评分数据,同时统计师生的活跃讨论数据;
所述安全维护单元用于处理网络攻击以及语义分析平台内发布或者发送的所有内容的是否违规,及时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所述用户编辑扩展单元用于供用户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扩展出用户需求的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2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东莨菪内酯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