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门氏菌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6136.X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华;李仙春;李梅;滕玉箫;孙嘉;雷觐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6 | 分类号: | C12Q1/686;C12Q1/10 |
代理公司: | 11578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文彬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门氏菌 检测 培养基 纯培养 接种 沙门氏菌检测 选择性增菌 增菌培养液 裂解细胞 取上清液 生化鉴定 生理盐水 双重鉴定 无菌试管 圆形菌落 准确度 研磨 煮沸 双重PCR 不溶物 混合液 目标物 培养物 上清液 悬浮液 菌落 增菌 灵敏 生化 监测 进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门氏菌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适量的待检测的样品与BPW液混合,经研磨/搅拌得到悬浮液/混合液,离心除去不溶物,然后用生理盐水洗菌后煮沸裂解细胞,离心取上清液,上清液置于无菌试管中,在恒温箱内36℃下培养增菌8~10h,将BPW液培养物接种到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增菌液SC中,增菌培养液一环接种于SS培养基上,选取SS培养基上的中等大小、中心黑色的圆形菌落进行纯培养,将纯培养的菌落同时进行双重PCR和生化鉴定;本发明缩短沙门氏菌检测时间,加快了检测进程,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检测成本,实现了目标物的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通过同时进行PCR和生化双重鉴定,提高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门氏菌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沙门氏菌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细胞内寄生的一种肠道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但能引起家畜家禽及其他动物发生急性、慢性或隐性感染,而且还能通过污染食物导致人的食物中毒,对人类造成很大威胁。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沙门氏菌每年会导致约四万美国人病倒,约600人死亡。在我国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占食物中毒的第一位。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头痛、腹痛、发热等,死亡率在1%,对人危害很大。
准确及时的检测手段是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传播的关键。目前沙门氏菌的检测多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的方法,主要包括前增菌、选择性增菌、平板分离、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等步骤,涉及的实验较多、操作较烦琐、检测周期较长(一般需要4~7d)、准备和收尾工作繁重,已无法满足现阶段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现实需要。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沙门氏菌的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门氏菌的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沙门氏菌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适量的待检测的固态/液态样品与BPW液混合,经研磨/搅拌得到悬浮液/混合液,离心除去不溶物,然后用生理盐水洗菌后煮沸裂解细胞,离心取上清液;
S2,将步骤1中离心后取得的上清液置于无菌试管中,在恒温箱内36℃下培养增菌8~10h,将BPW液培养物接种到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增菌液SC中,在恒温箱内42℃下选择性增菌16~22h;
S3,取步骤2中增菌培养液一环接种于SS培养基上,37℃下培养18~24h;
S4,选取SS培养基上的中等大小、中心黑色的圆形菌落进行纯培养,将纯培养的菌落同时进行双重PCR和生化鉴定;
S5,PCR鉴定:煮沸法提取菌株基因组DNA,反应体系为invA和tuf基因的上、下游引物、TaqDNA聚合酶、模板DNA和灭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将菌株基因组DNA置于混合液中,在92℃下进行预变性5min,如此循环28~32次,53℃下退火32s,70℃下延伸42s,将预变性后的产物加入1%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在120V电压下电泳28~30min,以DNA标志物DL2000为参照,用凝胶成像仪成像观察结果;
S6,生化鉴定:将步骤4中选取的菌落加于0.85%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0.5麦氏菌悬液,将菌悬液接种于生化鉴定试剂管中,向试剂管中加入反应液,于37℃下培养20~24h,观察结果。
优选的,所述BPW培养液为蛋白胨10g/L,氯化钠5g/L,无水磷酸氢二钠3.57g/L,磷酸二氢钾1.5g/L,pH为7~7.4。
优选的,所述选择性增菌液SC为蛋白胨5g/L、乳糖4g/L、亚硒酸氢钠4g/L、磷酸氢二钠10g/L、L-胱氨酸0.01g/L,pH 6.9~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6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