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气颗粒物捕集装置、发动机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6716.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田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7 | 分类号: | F01N3/027;F01N3/025;F01N3/022;F01N9/00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物 击碎 耐热绝缘层 尾气颗粒物 阻隔单元 排气管内壁 捕集装置 电源装置 高压电弧 贴合设置 内壁 尾气 发动机 | ||
1.一种尾气颗粒物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颗粒物击碎模块;
所述颗粒物击碎模块包括:电源装置、耐热绝缘层和至少一个颗粒物阻隔单元;
其中,所述耐热绝缘层设置在排气管内壁;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外缘贴合设置在所述耐热绝缘层内壁,并开设有供尾气通过的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包括三层颗粒物阻隔片,所述颗粒物阻隔片设置有贯穿孔洞,或由平行的金属条形成中通间隔,或由交叉的金属条纹形成中通间隔,以使尾气穿过颗粒物阻隔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装置的电压范围是1000V-4000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热绝缘层采用焊接形式连接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与排气管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颗粒物助燃模块;
所述颗粒物助燃模块包括进燃料口、进空气口、点火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上颗粒物聚集量的传感器;
所述颗粒物助燃模块设置在所述颗粒物击碎模块前端,用于将所述尾气的温度提高到颗粒物的着火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的前后两端,用于检测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前后两端的气压差,以此来判断是否有颗粒物聚集在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燃料口用于获取燃料;
所述进空气口用于为所述颗粒物和所述燃料的燃烧提供空气;
所述点火装置用于燃烧燃料,以此将所述尾气的温度提高到所述颗粒物的着火点。
8.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尾气颗粒物捕集装置。
9.一种尾气颗粒物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尾气颗粒物捕集装置来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当排气管中的尾气穿过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时,利用电源装置提供的电能通过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产生高压电弧,由所述高压电弧将尾气中的颗粒物击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尾气颗粒物捕集装置来执行,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前后两端的气压差,判断所述气压差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如果所述气压差大于预设阈值,通过所述颗粒物助燃模块将尾气的温度提高到所述颗粒物的着火点,以使所述颗粒物阻隔单元上聚集的颗粒物进行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67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