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体生长悬浮提拉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220.9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邾根祥;朱沫浥;王伟;安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C30B15/10;C30B15/30;C30B29/02 |
代理公司: | 34155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坩埚升降机构 不锈钢 抽真空组件 水冷铜坩埚 腔室 晶体生长炉 单晶生长 滑动连接 金属单晶 金属晶体 控制装置 腔室密封 腔室内部 射频电源 提拉机构 整体电路 模块化 水冷机 提拉炉 上端 锈钢 支架 悬浮 研究 院校 生长 自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晶生长悬浮提拉炉,包括水冷铜坩埚、不锈钢腔室、感应射频电源、整体电路控制装置、水冷机、抽真空组件、提拉机构和坩埚升降机构;水冷铜坩埚设在不锈钢腔室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不锈钢腔室底部设有坩埚升降机构,坩埚升降机构锈钢腔室密封连接,坩埚升降机构上端与水冷铜坩埚连接,不锈钢腔室外侧与抽真空组件连接,抽真空组件安装在支架上,本发明相对于以往的晶体生长炉结构小,各方面功能可以精确控制,适合用研究所和各大院校针对金属晶体的研究,各个控制部分采用模块化,可自由进行选择,为金属单晶生长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体生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晶体生长悬浮提拉炉。
背景技术
目前,晶体生长炉已经广泛应用在研究院校和实验当中。现在技术的晶体生长炉,大多数都是用于实验室中提拉生长各种氧化物单晶和金属单晶,而对于针对单方面的金属单晶生长的炉子国内还没有涉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晶体生长悬浮提拉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单晶生长悬浮提拉炉,包括水冷铜坩埚、不锈钢腔室、感应射频电源、整体电路控制装置、水冷机、抽真空组件、提拉机构和坩埚升降机构;所述水冷铜坩埚设在不锈钢腔室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不锈钢腔室底部设有坩埚升降机构,坩埚升降机构锈钢腔室密封连接,坩埚升降机构上端与水冷铜坩埚连接,所述不锈钢腔室外侧与抽真空组件连接,抽真空组件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抽真空组件、水冷机、不锈钢腔室、感应射频电源、提拉机构及坩埚升降机构通过整体电路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优选的,水冷铜坩埚采用16个水冷铜瓣组成,最大熔样品量为60g。
优选的,不锈钢水冷真空腔室采用304不锈钢双层水冷腔体,确保设备工作时表明温度≤40℃,腔体上有观察窗口、四芯陶峰电机、真空压力表及抽真空孔,抽真空孔与抽真空组件连通。
优选的,抽真空部分,采用分子泵系统,真空泵和电动插板阀对腔体进行抽真空。
优选的,所述提拉机构带水冷,水冷内制冷也通过水冷机输送,提拉机构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
优选的,坩埚升降机构,采用动密封系统,通过手摇微调坩埚上下的位置,调整坩埚与感应线圈的距离,确保熔炼时合适的磁场和观察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首次提出针对金属单晶生长的悬浮提拉组建了一套晶体生长的炉子,填补了国内研究工作的空白。
2.水冷铜坩埚部分,采用16瓣的水冷铜瓣组成,在样品熔炼的过程保证水冷,保证金属晶体生长的温度,同时保证坩埚的使用的持久性和安全性。相比国内外现有的陶瓷坩埚、石墨坩埚或者铱金坩埚增加了水冷结构,这是以往坩埚没有的结构。
3.坩埚上下移动机构,采用手摇升降丝杆,可以移动坩埚的位置,保证合适熔炼的高度和观察角度。
4.本发明相对于以往的晶体生长炉结构小,体重轻,各方面功能可以精确控制,适合用研究所和各大院校针对金属晶体的研究,各个控制部分采用模块化,可自由进行选择,为金属单晶生长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不锈钢腔室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抽真空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