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2662.6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2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胥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11363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吸收调制器 数字模拟转换 输出 芯片 微处理器 低频信号 恒定功率 激光器 光模块 引脚 调制 激光器驱动芯片 低频信号调制 基准电压产生 高频控制 高频信号 基准电压 低成本 金手指 加载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具体的,设置激光器与可以产生恒定功率的电流的激光器驱动芯片连接,以使激光器输出的恒定功率光至电吸收调制器;设置金手指与电吸收调制器的高频控制引脚连接,实现电吸收调制器所输出的高频光信号的调制,同时,设置微处理器通过数字模拟转换芯片与电吸收调制器的基准电压引脚连接,微处理器设置数字模拟转换芯片的输出值的变化,使加载在电吸收调制器上的基准电压产生变化,进而电吸收调制器所输出高频光信号的幅值随数字模拟转换芯片所输出的低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实现将低频信号调制在高频信号中。由于该光模块只需增加一个数字模拟转换芯片,进而可以低成本实现低频信号的调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5G网络技术的推进,对传送承载网络的带宽、时延及同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包括更大的移动前传和回传带宽,更小的端到端时延,更密集的组网以及更高精度的网络同步等。而ITU-T SG15((光和其他传送网组))制定的国际标准G.metro(城域融合超宽带光接入)标准正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
其中,G.metro标准主要规范了基于低成本可调谐光模块的波长自适应单纤双向接入WDM(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头端设备(HEE,Head End Equipment)、尾端设备(TEE,End Equipment)和黑链路(Black Link)组成,不含有光放大器。在上述WDM系统中,尾端设备上的发射机能够自动根据所连接光合分波器或光分插复用器的物理端口来适配波长,无需人工波长配置,从而实现波长端口无关的技术效果。上述波长无关自动适配机制,使得尾端设备上的光模块只需连接至光合分波器或光分插复用器上正确的物理端口,设备一经上电即可正常工作,极大地简化网络建设及业务开局,并简化了网络运维。
而要实现上述自动适配机制,需要通过调顶技术,在头端设备上将低频信号以某种深度直接调制在高频信号中,尾端设备在收到高频信号后,将低频信号解调出来,再根据低频信号内容进行波长适配。在将低频信号调制在高频信号中时,通常采用的实现方式为,在光模块中高频光信号发射通路的基础上,新增一路低频光信号发射通路,然后,利用复合器件将高频光信号和低频光信号合成为复合光信号,并将该复合光信号通过光通信线路传输出去。
但是,上述新增低频光信号发射通路然后再合光的方式,不仅需要在光模块中增设跟多元器件,不仅增加了硬件成本还给光模块内部布板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提供了一种光模块,以在高频信号上,低成本实现低频信号的叠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主要包括:
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具有电路以及由所述电路连接的电学元件,其中,所述电路包括接地电路及信号电路,用于提供接地电连接及信号电连接;
光发射组件,与所述信号电路连接,用于产生光信号;
所述电学元件包括:
金手指,用于接收来自上位机的高频信号;
激光器驱动芯片,用于产生恒定功率的电流;
数字模拟转换芯片,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将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低频数字信号转换为低频模拟信号;
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
激光器,阳极与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阴极与所述接地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的控制下输出恒定功率的激光;
电吸收调制器,其高频控制引脚与所述金手指电连接、基准电压引脚与所述数字模拟转换芯片电连接、接地引脚与所述接地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并以所述低频模拟信号为基准电压,基于所述高频信号调制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2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