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ytb基因鉴别裸盖鱼的引物和探针以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05408.7 申请日: 2019-10-22
公开(公告)号: CN110564870A 公开(公告)日: 2019-12-13
发明(设计)人: 姚琳;曲梦;王联珠;李风铃;江艳华;郭莹莹;谭志军;卢立娜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代理公司: 11689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郭红燕
地址: 26607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探针 引物 实时荧光PCR检测 鉴别 试剂盒 核苷酸序列 特异性扩增 荧光报告基团 荧光淬灭基团 扩增引物 携带 水产品 灵敏 申请
【说明书】:

基于Cytb基因鉴别裸盖鱼的引物和探针,引物包括一对扩增引物,分别包括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探针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5’端携带有荧光报告基团,3’端携带有荧光淬灭基团。本发明还提供鉴别裸盖鱼的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该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基于上述引物和探针来鉴别裸盖鱼。本申请所提供的引物和探针能对来源于含有裸盖鱼成分的DNA产生特异性扩增信号,而对没有裸盖鱼成分的DNA不发生特异性扩增。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能够对裸盖鱼与其易混品种的水产品进行鉴别区分,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种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基于Cytb基因鉴别裸盖鱼的引物和探针、方法以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又名黑鳕鱼,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鮋形目(Scopaeniformes)、黑鮋亚目(Anoplopomatoidei)、黑鮋科(Anoplopomatidae)裸盖鱼属(Anoplopoma),属于冷水性底栖鱼类。裸盖鱼外观体型与鳕鱼类似,鱼肉洁白如玉,日本市场最先将其称为“银鳕鱼”,由于其体表呈黑色,在我国又被称为“黑鳕鱼”。市场上被称为“银鳕鱼”的还有南极犬牙鱼,它主要分布在智利与阿根廷南部,以及澳洲、法国、新西兰、南非和英国管辖的次南极区群岛海域附近;而裸盖鱼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两侧,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附近海域、日本北部海域、白令海峡附近海域等。

裸盖鱼肉质白细鲜嫩、无肌间小刺、富含DHA等多种营养成分,加之自然资源稀少、捕捞量较小,导致该鱼的价格昂贵,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高端水产品的典型代表之一。

裸盖鱼捕捞后去头去内脏,在-40℃下冷冻,而后通过低温冷链运输到全球各主要消费国。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高端水产品的需求增长巨大,我国目前成为该鱼的主要进口国、消费国之一。由于该鱼的价格高,消费者极少整条购买,因此进口商将冷冻的裸盖鱼再次分割、切片、包装后销售。具有分类学鉴定特征的鱼头、鱼鳍等均随着船上加工、二次切割被剔除掉,普通消费者很难通过外形特征鉴定市面上的裸盖鱼产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裸盖鱼产品的这个特点,用大小等规格接近的鱼切片冒充裸盖鱼销售,赚取经济利益,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掺假掺杂食品”的规定;更为严重的是,少数人用“油鱼”(即棘鳞蛇鲭、异鳞蛇鲭)切片冒充银鳕鱼产品,“油鱼”因含有大量人体不能消化利用的蜡酯,不少人食用后导致腹泻,据媒体报道,已经引起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时间,消费者“望鳕却步”、“谈鳕色变”,这种掺杂掺假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与行业发展,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威胁。

目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是鉴定鱼品种的主要途径,主要步骤包括提取DNA、PCR扩增保守片段、测定序列、序列比对分析、绘制进化树等,以判断待测样品的物种属性。但该方法由于包含“测定序列”这一环节,因此检测时间至少需要3~4天,不能满足监管、质检在时效性方面的需求。鉴于上述情况,急需建立一种能快速鉴定裸盖鱼的方法作为水产品质量监管的参考依据。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Cytb基因鉴定裸盖鱼的引物和探针。其中,引物包括一对扩增引物,分别包括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探针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且所述探针的5’端携带有荧光基团,3’端携带有荧光淬灭基团。

优选地,所述荧光基团是FAM,所述荧光淬灭基团是DNA小沟结合物(DNA minorgroove binders,MGB)。

优选地,所述荧光基团是FAM,所述荧光淬灭基团是MGB,所述MGB的3’端连接有二氢环化吲哚卟啉-三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