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InSAR与深度学习的边坡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1451.2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3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毅;王文辉;张立峰;陈宝山;蒲虹宇;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1C5/00;G01B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insar 深度 学习 监测 方法 | ||
1.联合InSAR与深度学习的边坡监测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获取研究区的SAR图像,并利用InSAR技术通过连接图生成、干涉、去平、相位解缠、反演和地理编码等步骤获取研究区毫米级形变量和PS点,并将获取的PS点构建已知边坡的Delaunay三角网库作为验证集,再将全部PS点利用深度学习获取研究区范围内的边坡,其特征在于使用的InSAR技术包括PS-InSAR、SBAS-InSAR、TCP-InSAR等技术;然后,对得到的边坡通过坡度分析与形变速率分析,坡度分析主要分析边坡的坡度,坡度大的更倾向于发生灾害,其特征在于坡度分析与形变速率分析包含根据当地地质、水文、气候条件确定坡度和形变速率对边坡进行分类;形变速率分析主要分析边坡整体的形变速率,将变形阶段分为初始形变阶段、等速变形阶段、加速阶段、爆发阶段,如果根据当地情况确定的边坡处于坡度较大且形变处于加速阶段,则认定该边坡为致灾边坡,否则为一般边坡;最后,对分类的致灾边坡和一般边坡进行不同监测,对于有可能发生灾害的致灾边坡利用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对于一般边坡则利用InSAR技术进行定期监测,不断发现存在潜在威胁的致灾边坡,其特征在于用于监测致灾边的地面设备包含静力水准仪、地裂缝位移测试仪、自动雨量计、土压力盒等边坡安全监测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4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