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试油完井的内压控制井下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9246.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良;贾海;黄船;谢胜;潘登;朱铁栋;贺秋云;张洋;蔡佳成;曾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E21B33/12;E21B49/00 |
代理公司: | 51233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昌驰;熊礼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芯轴 密封槽 外筒 密封件 动力装置 井下工具 传压孔 固定槽 固定件 破裂盘 环腔 第二密封件 传递动力 工具包括 工具状态 内部空腔 一体化 安装孔 控制式 密闭 内压 内置 试油 外壁 完井 芯轴 轴向 连通 密封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试油完井的内压控制式井下工具。所述工具包括内置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外筒、动力芯轴、破裂盘、固定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动力芯轴设置在一体化外筒的内部空腔中,动力芯轴外壁上设置有沿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密封槽、传压孔、固定槽、第二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传压孔与安装孔连通,以传递动力芯轴内部的压力,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第一、第二、第三密封件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第三密封槽内以实现动力芯轴与外筒之间的密封,动力芯轴与破裂盘、外筒之间能够形成密闭的第一环腔空间和第二环腔空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实现井下工具外部一体化的同时能够满足工具状态的改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油完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试油完井的内压控制井下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试油完井过程中通过加压形式改变工具状态以满足试油所需工况的井下工具在现场应用广泛且技术成熟。现阶段通过加压改变工具状态的井下工具在状态未改变之前,破裂盘外筒的破裂盘隔离动力腔室与静水压力,一旦破裂盘发生破裂,环空和气室之间的压差将作为动力推动动力心轴移动,以实现工具状态改变的目的。
由于此类工具外部破裂盘破裂后,动力腔室与环空静水压力沟通,环空压力变化将传递至工具内部,工具动力腔室与环空静水压力靠心轴上下两端密封环进行密封。但工具通常在井筒内下深位置较深,且通常伴随着高温、高压、酸性环境,对密封件可靠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一旦密封件失效,油管与环空通道沟通,将对后期工程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试油完井的内压控制井下工具,以实现井下工具外部一体化的同时能够满足工具状态的改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试油完井的内压控制井下工具。
所述工具可包括内置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可包括外筒、动力芯轴、破裂盘、固定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其中,
动力芯轴可设置在外筒的内部空腔中,动力芯轴的内壁上可设置有安装孔,外壁上可设置有沿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密封槽、传压孔、固定槽、第二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传压孔可与安装孔连通,以传递动力芯轴内部的压力;破裂盘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固定件可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以固定动力芯轴;
第一、第二、第三密封件可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第三密封槽内以实现动力芯轴与外筒之间的密封,且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破裂盘、传压孔、外筒的部分内壁和动力芯轴的部分外壁能够形成一个密闭的第一环腔空间,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外筒的部分内壁和动力芯轴的部分外壁能够形成一个密闭的第二环腔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外筒可包括一体化外筒。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芯轴的外壁上还可设置有芯轴对接槽,所述芯轴对接槽可位于第三密封槽的下部,以用来连接其他能够与动力芯轴连接的部件。
在本发明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可包括若干个剪切销钉。
在本发明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密封件都可包括O型密封圈。
在本发明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井下动力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筒内壁上的减震件,以缓冲动力芯轴在外筒内移动时冲击力。
在本发明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可位于所述第二环腔空间内。
在本发明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芯轴可采用全通径设计。
在本发明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井下工具可包括循环阀、测试阀或取样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9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浆用接驳器
- 下一篇:一种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与集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