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5-二氯-2-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7463.7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8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良;韩丹;王丽娟;张稳稳;程家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07D213/84 | 分类号: | C07D213/84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尹丽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基吡啶 氰化 氟吡啶 高效环保 混合反应 目标产物 氰化试剂 三氯吡啶 氟化物 氰化钾 氰化钠 盐混合 溶剂 收率 催化剂 废水 合成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3,5‑二氯‑2‑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2,3,5‑三氯吡啶与氟化物混合反应,得到3,5‑二氯‑2‑氟吡啶;2)取步骤1)制得的3,5‑二氯‑2‑氟吡啶,将其与催化剂、氰化盐混合反应,得到3,5‑二氯‑2‑氰基吡啶。本发明使用廉价易得的氰化钠或者氰化钾等氰化盐作为氰化试剂,并且氰化盐用量远低于现有方法,能够得到高收率、高含量的目标产物,从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还大幅度减少三废中废水的产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3,5‑二氯‑2‑氰基吡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药中间体3,5-二氯-2-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3,5-二氯-2-氰基吡啶(图1)是合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的重要中间体。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是临床应用于防治周围血管疾病(PVD)、冠状动脉疾病(CAD)、心力衰竭、缺血及贫血等。
文献J.Heterocycl.Chem.1996,33,1815-1821报道了一种3,5-二氯-2-氰基吡啶的方法:以2,3,5-三氯吡啶为原料,聚乙二醇二甲醚作溶剂,碘化钾和溴化四苯基膦为催化剂,氰化亚铜作氰化试剂,加热回流反应89小时得到产品。此方法的缺点是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收率低(40%)。而且氰化亚铜使用量巨大(按物质的量计,2,3,5-三氯吡啶:氰化亚铜=1:6.4),造成生产成本高,三废处理难度大。化学反应式如下:
中国专利CN109020882A进行了工艺优化:以2,3,5-三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在有机酸存在下与溴化物反应制备中间体3,5-二氯-2-溴吡啶;然后在有机溶剂和催化剂存在下,与氰化亚铜反应得到2,5-二氯-2-氰基吡啶,重结晶得到含量大于99%的产品。化学反应式如下:
但反应过程复杂,溴化氢易挥发,收率仍然不高(总收率约65%)。
美国专利US2003/0232842 A1报道了另外一种合成方法:以3,5-二氯吡啶-N-氧化物为原料,二甲胺基甲酰氯作催化剂,三甲基硅氰为氰化试剂直接氰化,以40.2%的收率得到3,5-二氯-2-氰基吡啶。化学反应式如下:
美国专利US6046207报道了类似的合成方法:以3,5-二氯吡啶-N-氧化物为原料,三乙胺作催化剂,三甲基硅氰为氰化试剂直接氰化,产品收率高达97%。但三乙胺和三甲基硅氰的用量较大(按物质的量计,原料:三乙胺:三甲基硅氰=1:2:3),生产成本较高。化学反应式如下: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3,5-二氯-2-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3,5-二氯-2-氰基吡啶的合成成本较高、收率较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3,5-二氯-2-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2,3,5-三氯吡啶与氟化物混合反应,得到3,5-二氯-2-氟吡啶;
2)取步骤1)制得的3,5-二氯-2-氟吡啶,将其与催化剂、氰化盐混合反应,得到3,5-二氯-2-氰基吡啶。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氟化物选自氟化钾、氟化钠、氟化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反应是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至反应液温度为150-200℃。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溶剂选自偶极非质子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7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