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装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7812.3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0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姚俊;杜宝瑞;郑会龙;康振亚;丁若晨;杨肖芳;赵世迁;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H5/08 | 分类号: | B23H5/08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削 电解复合加工 电解作用 平面磨削 电解液 工件表面粗糙度 阴极 高硬度材料 中心通液孔 电解加工 间隔设置 接入电源 裸露区域 负极 磨削区 通液孔 加工 流出 贯穿 | ||
1.一种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磨削本体,能接入电源负极而作为电解加工阴极,所述磨削本体内部具有贯穿的通液孔,用于通入电解液;
若干磨削块,间隔设置于磨削本体端部形成磨削区,相邻磨削块中间的裸露区域形成电解作用区,电解液能从电解作用区流出;
其中,所述电解液流经所述电解作用区时发生电解反应,使接入电源正极的工件表面产生钝化层,所述磨削块通过磨削本体的磨削动作在加工工件表面的同时也具有去除所述钝化层的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本体远离电解作用区的另一端部为导电区,用于接入所述电源负极;
作为优选,所述磨削本体设置为变径的筒状,且靠近电解作用区的端部内径比靠近导电区的端部内径大,用于提高加工的作用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本体为黄铜材质,除导电区和电解作用区外的外壁和内壁均涂覆绝缘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磨削与电机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本体的磨削动作为旋转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磨削本体在一中空电主轴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块为金刚石砂轮材质,镶嵌于所述磨削本体端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块凸出电解作用区的高度为0.2-1mm。
7.一种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装置;
工件,具有导电性;
电源,通过导线分别将电源负极与所述导电区相连,将电源正极与工件相连;以及,
电解液,经通液孔于电解作用区流出,将电解作用区与所述工件之间形成电解池,用于对工件进行电解加工。
8.一种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装置,对工件进行磨削与电解复合加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磨削与电解加工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磨削和电解复合加工过程中,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切换磨削作用与电解作用的相对强度;
作为优选,电源电压调节范围为10-3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78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化钠乙二醇电解液微细电解加工钛铝的方法
- 下一篇:碰撞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