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10429.X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7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郭钟华;朱守成;孙中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5J9/14;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显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腔 变刚度 初始驱动 后端盖 驱动腔 腔内 封装 刚度调节 气源导管 驱动腔体 调节腔 驱动 顶面 内芯 气源 伸入 细丝 密封 驱动器 出气导管 进气导管 颗粒球体 可变刚度 外侧设置 压缩空气 包裹体 抽真空 底平面 皮肤层 前端盖 应变层 增强型 底面 软体 体内 | ||
1.一种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驱动腔内芯(4),为长管体;
非应变层(5),通过粘合剂黏贴于驱动腔内芯(4)的底面上,形成初始驱动腔内芯;
细丝(3),沿初始驱动腔内芯的顶面和底面包裹初始驱动腔内芯四周,漏出两端;
驱动腔外侧封装皮肤层(2),封装于细丝(3)外侧,得到封装驱动腔内芯;
刚度调节腔包裹体(6)为方管,将封装驱动腔内芯底平面通过粘合剂黏于刚度调节腔包裹体(6)的顶面;
前端盖(1)和后端盖(11)设置在封装驱动腔内芯和刚度调节腔包裹体(6)的两端,进行密封,封装驱动腔内芯内形成驱动气腔(9),刚度调节腔包裹体(6)内形成变刚度调节腔(10);
若干呈线性排布依次连接的内骨骼(7)设置在变刚度调节腔(10)内,颗粒球体(8)分布在变刚度气腔(10)内且位于相邻两个内骨骼(7)之间;
气源进气导管(12)自后端盖(11)伸入驱动气腔(9),压缩空气通过气源进气导管(12)进入驱动气腔(9),气源出气导管(13)自后端盖(11)伸入变刚度调节腔(10),通过气源出气导管(13)对变刚度气腔(10)进行抽真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气腔(9)和变刚度调节腔(10)平行设置,延伸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非应变层(5)采用编织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编织带采用棉、麻、丝绸、皮革、化纤、混纺和莫代尔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气腔(9)采用形状单一的气腔,气腔截面选用矩形、半圆形、弓形、椭圆或半椭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腔内芯(4)选用高气密性特种橡胶为丁腈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或乳胶;所述驱动腔外侧封装皮肤层(2)采用的高气密性特种橡胶为丁腈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乳胶、乙烯基或涂层布;所述刚度调节腔包裹体(6)采用的高气密性特种橡胶为丁腈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乳胶、乙烯基或涂层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丝(3)采用绸、棉、麻、金属、塑料或皮革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球体(8)采用金属颗粒球体、塑料球体、木质球体、谷物颗粒、聚合物颗粒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粘合剂采用硅胶粘合剂、硅橡胶、AB胶、速干胶粘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骨骼(7),包括沿变刚度气腔(10)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连接的第一球体(7-1)、圆柱连接体(7-2)和第二球体(7-3),第一球体(7-1)的顶面和底面铣出平面,用于贴合变刚度气腔(10)内壁面,第一球体(7-1)远离圆柱连接体(7-2)的一端向中心开有一个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内在垂直于纸面方向的两个面上设有平面,第二球体(7-3)在垂直于纸面方向的两个面上设有圆形的平面,第一球体(7-1)中带平面的球形凹槽用于连接与其相邻的第二球体(7-3),颗粒球体(8)环绕圆柱连接体(7-2)排列分布,使得内骨骼(7)只能实现单方向的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可变刚度增强型气动软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骼(7)采用塑料、金属、木材、树脂或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04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