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域复杂环境下高动态飞行器多模制导系统及制导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97408.9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5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廷;王伟;郭永仓;南宇翔;林德福;王雨辰;师兴伟;纪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跨域 复杂 环境 动态 飞行器 制导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域复杂环境下高动态飞行器多模制导系统及制导方法,该制导系统应用在大跨域复杂环境下的高动态飞行器中,该飞行器中设置有卫星制导模块和激光导引头,为了确保进入末制导段时激光导引头能够捕获到目标的激光信号,通过设置虚拟目标位置的方式在中制导段控制飞行器的行进方向,使得飞行器能够经过该虚拟目标位置,从而确保目标能够进入到激光导引头的视场域中,另外由于设置有多种制导模块,通过设置特定的筛选判断条件来筛选出更为准确的参数信息,从而为后续解算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基础,再通过能够排出干扰因素的解算过程获得制导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导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域复杂环境下高动态飞行器多模制导方法。
背景技术
高动态制导飞行器可在常规环境条件下稳定高效的完成制导任务,然而复杂的环境对制导飞行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面对恶劣环境,单一制导模式的飞行器可能因为制导信息误差大甚至无法获取制导信息,最终无法精确完成飞行任务,而多种制导模式融合的飞行器中,多种制导模式之间的协同作业及权重分配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复合有激光导引头的制导飞行器,在一些特殊状况下,进入末制导段时因为目标未出现在导引头的视场域内而无法执行激光制导;还有的飞行器中复合有卫星制导和激光制导两种制导模式,在实际制导处理过程中,抗干扰能力较弱,一种制导方式受到限制时,不能及时切换成另外一种制导方式,从而导致最终的制导控制精度降低;为了提高其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可以将激光导引头设置为捷联式的导引头,对于安装捷联激光导引头的制导飞行器来说,其计算需用过载时用到的飞行器与目标的视线角速度难以直接探测得到,飞行器与目标的视线角速度的解算精度也会影响最终的制导精度。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高动态飞行器的制导方法做了深入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大跨域复杂环境下高动态飞行器多模制导系统及制导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大跨域复杂环境下高动态飞行器多模制导系统及制导方法,该制导系统应用在大跨域复杂环境下的高动态飞行器中,该飞行器中设置有卫星制导模块和激光导引头,为了确保进入末制导段时激光导引头能够捕获到目标的激光信号,通过设置虚拟目标位置的方式在中制导段控制飞行器的行进方向,使得飞行器能够经过该虚拟目标位置,从而确保目标能够进入到激光导引头的视场域中,另外由于设置有多种制导模块,通过设置特定的筛选判断条件来筛选出更为准确的参数信息,从而为后续解算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基础,再通过能够排出干扰因素的解算过程获得飞行器与目标的视线角速度,再进一步获得制导指令,从而完成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域复杂环境下高动态飞行器多模制导系统,该制导系统包括卫星模块1、激光导引头2、姿态敏感模块3、虚拟目标模块4、修正模块(5)、视线角速度解算模块6和过载解算模块7;
所述卫星模块1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并根据卫星信号实时解算出飞行器的位置信息、速度信息和飞行器与目标的视线角信息;
所述激光导引头2用于在末制导段探测飞行器与目标的视线角信息;
所述姿态敏感模块3用于实时敏感得到飞行器的飞行参数信息,
所述虚拟目标模块4用于为飞行器提供虚拟目标位置,以使得飞行器在中制导段飞向该虚拟目标位置,
所述修正模块5分别与卫星模块1和激光导引头2相连,并输出接近真实值的飞行器与目标的视线角信息;
所述视线角速度解算模块6用于根据修正模块5输出的接近真实值的飞行器与目标的视线角信息实时得到飞行器与目标的视线角速度;
所述过载解算模块7用于根据视线角速度解算模块6实时得到的飞行器与目标的视线角速度获得需用过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域复杂环境下高动态飞行器多模制导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7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