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规电阻的制作方法及车规电阻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6291.2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彭荣根;赵武彦;张子岳;刘冰芝;牛士瑞;刘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厚声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7/02 | 分类号: | H01C17/02;H01C17/065;H01C17/28;H01C17/30;H01C17/242;H01C7/00;H01C1/142;H01C1/04;H01C1/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制作方法 | ||
1.一种车规电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选择多个长宽比满足设定范围的基板(10),所述基板(10)的尺寸公差为0.05mm;
S2、在所述基板(10)的上表面(21)和下表面(31)均刻有多条相垂直的折条线(12)和折粒线(11),所述折条线(12)和所述折粒线(11)将所述基板(10)的上表面(21)和所述下表面(31)均划分为多个相同的单元格,在所述基板(10)的上表面(21)和下表面(31)的所述单元格内分别涂覆电极浆料,以形成正面电极(22)和背面电极(32);
S3、对形成所述正面电极(22)和所述背面电极(32)的所述基板(10)进行加热;
S4、在相邻两条所述折条线(12)之间的所述正面电极(22)之间印刷电阻浆料,然后使用具有设定长度的流平区的干燥炉对电阻层(23)进行干燥,再使用经过DOE设计验证的烧结曲线对所述电阻层(23)进行烧结,以形成内应力最小的所述电阻层(23),各所述基板(10)的所述电阻层(23)的长宽比相等;
S5、在所述电阻层(23)上涂覆第一浆料以形成第一保护层(24),并通过镭射激光切割调节所述第一保护层(24)和所述电阻层(23)的阻值;第一刀激光切割线的长度应小于所述电阻层(23)宽度的1/3;
S6、在所述第一保护层(24)上依次涂覆第二浆料、第三浆料,以形成第二保护层(26)和第三保护层(27),在所述第三保护层(27)上印刷标识层(28);
S7、沿所述基板(10)的每条所述折条线(12)将经过步骤S1-S6处理后的所述基板(10)依序折成条状半成品,并在所述条状半成品的侧面形成侧面电极(33);
S8、沿所述条状半成品的每条折粒线(11)折成粒状半成品,在所述粒状半成品的所述正面电极(22)、所述背面电极(32)和所述侧面电极(33)上均依次电镀镍和锡,以形成镍镀层(41)和锡镀层(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规电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形成所述正面电极(22)和所述背面电极(32)的所述基板(10)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规电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第二保护层(26)完全覆盖所述第一保护层(24),且所述第二保护层(26)沿所述基板(10)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折粒线(11),所述第二保护层(26)不覆盖所述折粒线(11),所述第二保护层(26)的两端沿所述基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正面电极(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规电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第三保护层(27)完全覆盖所述第二保护层(26),且所述第三保护层(27)沿所述基板(1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覆盖所述折粒线(11),所述第三保护层(27)的两端沿所述基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正面电极(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规电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以所述折条线(12)为对称轴在所述基板(10)的所述下表面(31)的所述单元格中印刷电极浆料,形成所述背面电极(32),相邻两条所述折条线(12)之间的所述背面电极(32)间隔设置,沿所述基板(10)的宽度方向的所述背面电极(32)关于两个所述背面电极(32)之间的所述折粒线(11)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规电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以所述折条线(12)为对称轴在所述基板(10)的所述上表面(21)的所述单元格中印刷电极浆料,形成所述正面电极(22),相邻两条所述折条线(12)之间的所述正面电极(22)间隔设置,沿所述基板(10)的宽度方向的所述正面电极(22)关于两个所述正面电极(22)之间的所述折粒线(11)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规电阻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电阻层(23)的沿所述基板(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搭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正面电极(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厚声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厚声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2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