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动力底盘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4227.0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5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然;王远辉;严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2D55/02;B25J5/00;B60K11/06;B60G13/00 |
代理公司: | 32360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窦贤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主动轮 转动连接 电机 从动轮 输出端 机器人 机器人主体 另一侧前端 蓄电池 动力底盘 减震效果 散热性好 限位调节 自由转向 动力盘 障碍物 地形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动力底盘,包括底盘,底盘的一侧前端转动连接有右主动轮,底盘的内部对应右主动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右主动轮固定连接,底盘的一侧后端转动连接有右从动轮,底盘的另一侧前端转动连接有左从动轮,底盘另一侧后端转动连接有左主动轮,底盘的内部对应左主动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左主动轮固定连接,底盘的内部对应第一电机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本发明动力盘适合在多种地形上面进行移动运行,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散热性好,在机器人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可以自由转向从而避免造成碰撞,同时便于与机器人主体部分进行固定安装和限位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底盘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动力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在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了减轻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负担,出现了代替人们劳动的机器人,机器人动力底盘是一种用于机器人的底部进行驱动的底盘,其主要作用是具有可移动性和承载能力,且普遍存在于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中,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现有的机器人动力盘不适合在多种地形上面进行移动运行,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减震效果差,且散热性一般,在机器人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物,装置无法自由转向从而造成碰撞,久而久之会造成装置的损坏,同时不便于与机器人主体部分进行固定安装和限位调节,这里设计了一种机器人动力底盘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动力底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动力底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一侧前端转动连接有右主动轮,所述底盘的内部对应所述右主动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右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底盘的一侧后端转动连接有右从动轮,所述底盘的另一侧前端转动连接有左从动轮,所述底盘另一侧后端转动连接有左主动轮,所述底盘的内部对应所述左主动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左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底盘的内部对应所述第一电机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底盘的后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底盘的内部对应所述蓄电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底盘的内部对应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器,所述底盘的前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避障传感器,所述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减震器,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远离所述转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丝杆的外表壁上螺纹连接有丝杆套,所述丝杆套的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右主动轮和所述右主动轮的外表壁上绕接有第一橡胶带履带,所述左主动轮和所述左从动轮的外表壁上绕接有第二橡胶带履带。
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后表面对应所述蓄电池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底盘的后表面对应所述散热风扇的可拆卸连接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安装座的上开设与所述T型滑块相匹配的T型滑槽,所述T型滑块与所述T型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外表壁上对应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滑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对应所述滑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且两个所述挡板的位置对称。
优选的,所述丝杆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且所述丝杆套共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杆套的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共设置为四个,且四个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呈矩形排布。
优选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4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车衣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的带有碰撞保护元件的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