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钩形梳齿式自动食品贩卖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4080.0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4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卜王辉;方来鑫;彭奕佳;朱昌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G07F11/16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叉 加热模块 冷冻模块 梳齿 梳齿状 多自由度移动 出货模块 整机框架 取放 加热 支撑 保鲜功能 加热功能 水平设置 新鲜食品 纸盒包装 自动食品 贩卖机 梳齿式 移动件 钩形 拾取 支承 匹配 输出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钩形梳齿式自动食品贩卖机,包括整机框架,以及设置在整机框架上的用于加热贩卖的食品的加热模块、用于存放食品的冷冻模块、用于取放食品的货叉模块和供消费者拾取食品的出货模块,其中,所述冷冻模块和加热模块内分别设有用于支承食品的梳齿状支撑,所述货叉模块包括多自由度移动件和水平设置在多自由度移动件输出端的梳齿货叉,所述梳齿货叉与梳齿状支撑匹配,使得梳齿货叉可实现对梳齿状支撑上的食品的取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梳齿货叉与移动件组成的货叉模块,能实现纸盒包装食品在加热模块、冷冻模块、出货模块的输送,配合冷冻模块的保鲜功能和加热模块的加热功能,使消费者能买到加热的新鲜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贩卖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钩形梳齿式自动食品贩卖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店铺租金成本、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同时,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倾向于购买快餐。这些原因催生出一系列自动贩卖设备,比如自动饮料贩卖机、自动咖啡贩卖机、自动盒装和袋装零食贩卖机,这些设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零售成本,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便利。
但是目前市场上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加热食品的自动贩卖机很少,因此能够现场加热食品的自动贩卖机更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专利CN201910304917.3公开了一种梳齿式自动快餐售卖机,包括整机框架,以及设置在整机框架上的冷冻模块、加热模块、三自由度梳齿货叉模块和出货模块,其中,所述冷冻模块和加热模块内分别设有用于支承快餐食品的梳齿状支撑,所述三自由度梳齿货叉模块包括三自由度移动件和水平设置在三自由度移动件输出端的梳齿状货叉,所述梳齿状货叉与梳齿状支撑匹配,使得梳齿状货叉可实现快餐食品在梳齿状支撑上的取放。但是该专利的快餐售卖机存在以下缺陷:(1)空间利用率较低:各层盒装快餐需要放置在各层货架上,货叉需要插入各层间隙并抬升一定距离才能取出盒装快餐,因而层与层之间必须留有较大间隙,且每层盒装快餐之间也要留有较大空隙;(2)冷热隔离性也较差:因货叉需要运动到各层取货,所以设计了两扇移门,每次取货时需要打开一扇移门,每扇移门的开启高度占冷冻模块总高度的一半,这样冷冻模块会有较多冷气泄出,且有较多热气流入,不利于冷热隔离;(3)取货效率较低:货叉从冷冻模块取盒装快餐时,一次最多取四盒;(4)出货便捷性也不好:每次出货只能送出一盒快餐,如果增加出货快餐数量就会相应地增大贩卖机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钩形梳齿式自动食品贩卖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钩形梳齿式自动食品贩卖机,包括整机框架,以及设置在整机框架上的用于加热贩卖的食品的加热模块、用于存放食品的冷冻模块、用于取放食品的货叉模块和供消费者拾取食品的出货模块,其中,所述冷冻模块和加热模块内分别设有用于支承食品的梳齿状支撑,所述货叉模块包括多自由度移动件和水平设置在多自由度移动件输出端的梳齿货叉,所述梳齿货叉与梳齿状支撑匹配,使得梳齿货叉可实现对梳齿状支撑上的食品的取放。
本发明中,梳齿状支撑可以为固定安装的搁置管,搁置管则可以采用多个不锈钢管等间距组成。不锈钢管优选为U型管等形状,其可以通过胶结等方式设置在加热模块与冷冻模块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后部可打开的微波加热舱,所述微波加热舱的后部开口位置安装有独立的第一移动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门组件包括竖直安装的第一直线导轨、安装在第一直线导轨上并可沿其上下移动的加热舱移动门,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一直线导轨一侧并用于驱动所述加热舱移动门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在加热舱移动门的侧部还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微波加热舱的前部也设置成开口状,并采用玻璃隔板等透明板件封住,用以展示出微波加热舱内食品情况。第一驱动电机可以通过第一电机支座安装在第一电机转接板上(即可设计成L型),第一电机转接板则与微波加热舱的加热壳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4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