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金属Ir(III)配合物的凝血酶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52453.2 | 申请日: | 2019-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香;蔡月圆;张迎涛;李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25 | 分类号: | C12Q1/6825;C12Q1/682;C12Q1/56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ir iii 配合 凝血酶 电化学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环金属Ir(III)配合物的凝血酶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环金属Ir(III)配合物纳米金探针的制备,其特征在于采用环金属Ir(III)配合物作为光电信号活性材料,其化学结构如下图所示:将浓度为1.0mM的环金属Ir(III)配合物和浓度为100.0μM的Cp-DNA加入到含有0.0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纳米金溶液中,通过Au-S键自组装为纳米金探针;
Cp-DNA序列为:5’-SH-AAAGACAAGTCGCTATG-3’
(2)凝血酶的识别,其特征在于采用凝血酶与双适体的结合产生临近效应引发链置换反应,此识别过程借助于含有凝血酶适体的单链DNA S1和S2以及与S1部分杂交单链T进行;当凝血酶不存在时,杂交的S1/T与S2不发生链置换反应,而当凝血酶存在时,凝血酶与适体的结合使S1和S2的局部浓度增加产生临近效应,诱导S1/T与S2发生链置换反应使单链DNAT被释放,其中
S1序列为:5’-GGTTGGTGTGGTTGGTTTTTTTTGCTAGGTCTCGC-3’
S2序列为:5’-GAGACCTAGCAATTTTTTAGTCCGTGGTAGGGCAGGTTGGGGTGACT-3’
T序列为:5’-ATAGATCCTCATAGCGAGACCTAGCAA-3’
(3)工作电极的制备,将ITO电极浸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在电极表面修饰氨基,然后将其浸泡在纳米金溶液中得到纳米金修饰的ITO电极,最后通过Au-S键将发夹DNAH1固定在电极上得到工作电极;
H1序列为:5’-SH-AAAAAACTAGGTCTCGCTATGAGGATCTACCATCGTGTACTAGATCCTCATAGCGACTTGTCA-3’
(4)催化发夹自组装及传感器的制备,将步骤(2)中凝血酶识别后的溶液及发夹DNA H2溶液滴加到步骤(3)制备的工作电极上,经过催化发夹自组装反应后与步骤(1)制备的金纳米探针的Cp-DNA杂交,将探针捕获在工作电极上,制得光电化学传感器;
H2序列为:5’-AGGATCTAGTACACGATGGTAGATCCTCATAGCGACCATCGTGTAC-3’
(5)光电信号检测:将步骤(4)制得的传感器浸入浓度为0.01M,pH为5.5的PBS的缓冲溶液中,以Pt丝为对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采用460nm可见光进行激发,每20s开关光源一次,记录光电流响应,实现对不同浓度凝血酶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24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