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爆飞行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7015.0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常善强;金常伟;常建;刘涛;王晓飞;王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凌天世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39/02;B64D47/00;H04N7/18;H04Q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对讲 机器人 图像信息 防爆 终端 地面指挥中心 飞行机器人 发射装置 图像获取模块 无线通讯连接 所在区域 语音通信 发射 防爆机器人 控制机器人 人本发明 内置 观测 图像 飞行 移动 配置 指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爆飞行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与地面指挥中心无线通讯连接,机器人内置有与所述机器人无线通讯连接的无线对讲终端并配置有发射所述无线对讲终端的发射装置,机器人还包括用于获取机器人所在区域图像的图像信息的图像获取模块。地面指挥中心通过图像获取模块获得防爆机器人所在区域的图像信息,指挥人员根据获得的图像信息控制机器人动作,通过图像信息观测机器人无法移动至受困人员所在位置但无线对讲终端能够发射至受困人员所在位置,直接通过发射装置将无线对讲终端发射至受困人员所在位置,受困人员通过无线对讲终端即可与防爆飞行机器人实现语音通信,从而通过防爆飞行机器人与地面指挥中心实现语音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飞行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爆炸现场、火灾现场等存在不稳定安全因素场景的探测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损失,一般会采用专用的智能机械设备先行进入需要探测的场景进行探测,这种专用的机械设备被称作防爆机器人。现在的防爆机器人出于灵活性考虑,一般具有飞行功能,具有飞行功能的防爆机器人称作防爆飞行机器人。
现有的防爆飞行机器人一般具有双向语音对讲功能,以一种火灾现场的应用为例,防爆飞行机器人搜寻、并移动至受困人员所在位置,受困人员与地面指挥中心通过防爆飞行机器人的语音对讲功能进行交流,以实现地面指挥中心对受困人员的指挥,以及受困人员对地面指挥中心进行实时信息反馈,从而方便了救灾。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防爆飞行机器人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同样以火灾现场的应用为例,若受困人员受困于A点,而防爆飞行机器人移动至靠近A点的B点后便由于火势过猛或地形限制等因素无法直接移动至A点,此时,由于火灾现场嘈杂,受困人员无法通过防暴飞行机器人进行交流,若是重新寻找能够进入A点的路线,则会延误最佳救援时机,此时,若能够提供一种实现A点与B点的信息交互的手段,则能够及时获得来自受困现场的信息反馈,从而给救援带来极大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飞行机器人,其优点在于其能够在飞行路线被截断且小体积物件能够经过的情况下,实现短距离内两点的信息交互。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爆飞行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与地面指挥中心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机器人内置有与所述机器人无线通讯连接的无线对讲终端并配置有发射所述无线对讲终端的发射装置,所述机器人还包括用于获取机器人所在区域图像的图像信息的图像获取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面指挥中心通过图像获取模块获得防爆机器人所在区域的图像信息,指挥人员根据获得的图像信息控制机器人动作,在发现受困人员位置后,若是通过图像信息观测机器人无法移动至受困人员所在位置但无线对讲终端能够发射至受困人员所在位置,即可直接通过发射装置将无线对讲终端发射至受困人员所在位置,受困人员通过无线对讲终端即可与防爆飞行机器人实现语音通信,从而通过防爆飞行机器人与地面指挥中心实现语音通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射装置适配有可打开的防爆弹丸壳,所述无线对讲终端设置于防爆弹丸壳内,所述无线对讲终端与防爆弹丸壳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无线对讲终端的防护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爆弹丸壳发射无线对讲终端,防爆弹丸壳会包裹无线对讲终端并为无线对讲终端提供防护,同时,弹丸和无线对讲终端之间的防护结构也能为无线对讲终端提供防护,从而降低了无线对讲终端损坏的可能,使发射装置发射无线对讲终端的射程和速度适当提升也不会损坏无线对讲终端本身。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爆弹丸壳内还设置有与机器人无线通讯连接且用于远程气体检测的远程气体检测装置,所述防爆弹丸壳和防护结构上均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透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凌天世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凌天世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7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