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间差速器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6374.4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肖鸿飞;王林国;史成淼;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F16H48/42;B60K17/16 |
代理公司: | 11659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齿轮 圆柱齿轮 前半轴齿轮 轴间差速器 后半轴齿轮 传动轴 仿形孔 十字轴 装配工艺 可转动 啮合 车辆技术领域 差速器壳 十字轴套 孔内壁 外轮廓 适配 替代 支撑 应用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间差速器及车辆。本发明提供的轴间差速器,包括传动轴、十字轴、行星齿轮、前半轴齿轮、后半轴齿轮和圆柱齿轮,行星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十字轴上,十字轴套设在传动轴上;前半轴齿轮和后半轴齿轮均套设在传动轴上且位于十字轴的两侧,前半轴齿轮和后半轴齿轮均与行星齿轮相啮合;圆柱齿轮上设置有仿形孔,行星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仿形孔内,且仿形孔的孔内壁与行星齿轮的外轮廓相适配,且圆柱齿轮与前半轴齿轮固定连接,该轴间差速器,通过改进圆柱齿轮的结构,利用圆柱齿轮替代差速器壳实现对行星齿轮的支撑,装配工艺简单,成本低。本发明提供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轴间差速器,装配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间差速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轴间差速器是双联驱动桥的重要组成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将传动轴传递的扭矩合理分配给中、后桥,消除中、后桥因为输入转速不同造成的车轮滑动现象。其结构一般由差速器壳、十字轴、行星齿轮、前半轴齿轮和后半轴齿轮等组成。现有驱动桥轴间差速器大都采用独立的差速器壳体结构,差速器壳体可以是一体式的,也可以是两个分体式的半壳通过螺栓连接组成。
一体式差速器壳需要生产厂单独加工、热处理,在成本及装配工艺方面并不占优势。分体式差速器壳结构复杂,加工、装配工序多,成本高。无论是一体式差速器壳还是分体式差速器壳均存在装配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轴间差速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间差速器,装配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通过应用上述轴间差速器,装配工艺简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间差速器,包括传动轴、十字轴、行星齿轮、前半轴齿轮、后半轴齿轮和圆柱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十字轴上,所述十字轴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前半轴齿轮和所述后半轴齿轮均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十字轴的两侧,所述前半轴齿轮和所述后半轴齿轮均与所述行星齿轮相啮合;所述圆柱齿轮上设置有仿形孔,所述行星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仿形孔内,且所述仿形孔的孔内壁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轮廓相适配,且所述圆柱齿轮与所述前半轴齿轮和/或所述后半轴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仿形孔的孔内壁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轮廓面相贴合,且所述行星齿轮能够在所述仿形孔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齿轮与所述前半轴齿轮或所述后半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圆柱齿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前半轴齿轮或所述后半轴齿轮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花键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设置在所述前半轴齿轮和所述传动轴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二保护套设置在所述后半轴齿轮和所述传动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套和/或所述第二保护套为衬套或滚针轴承。
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后半轴齿轮的轴上,所述轴承被配置为与减速器壳体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6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刚性密封的潜水传动轴总成
- 下一篇:一种差速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