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能量回收系统、方法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3046.2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5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贾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08;B60W10/26;B60W10/18;B60W20/14;B60L7/10;B60L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能量 回收 系统 方法 汽车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能量回收系统、方法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混合动力能量回收系统,包括能够啮合连接的锥齿轮组与可调齿轮,通过行程驱动装置调节锥齿轮组与可调锥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实现变传动比。第二方面提供的混合动力能量回收方法,经整车控制器的监控,使汽车在任意速度下进行刹车制动时,通过改变锥齿轮组与可调锥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以达到改变电机的转速的目的,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性高。第三方面提供的汽车,其安装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混合动力能量回收系统,同样具有以上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能量回收系统、一种混合动力能量回收方法以及安装有混合动力能量回收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的缺乏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低排放以及节能的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性比普通汽车好,是其利用了多余的动力进行发电,在行车功率需求较低时,利用电能进行行驶。
在现有技术中,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只有在车速处于某段区间时,才能有效工作。当车速较低或较高时,电机处于较低效率区间,发电效率较低。同时,制动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传动比的混合动力能量回收系统,能够解决或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发动机、传动机构、制动能量回收机构、电源以及整车控制器;
所述制动能量回收机构包括制动能量传动装置与发电装置,所述制动能量传动装置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制动能量传动装置与所述传动机构,所述发电装置用于为所述电源充电;
其中,所述制动能量传动装置包括:
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连接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传动机构之间;
可调锥齿轮,与所述锥齿轮组啮合连接;
行程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可调锥齿轮与所述发电装置之间,所述行程驱动装置由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使所述可调锥齿轮沿所述锥齿轮组的齿宽方向移动,实现所述可调锥齿轮与所述锥齿轮组之间的变传动。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制动能量传动装置之间设有离合器;
所述锥齿轮组包括多个锥齿轮,多个所述锥齿轮沿轴向连接在一起,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锥齿轮中,一个所述锥齿轮的最大端面直径等于另一个所述锥齿轮的最小端面直径;
其中,直径依次增大的各个所述锥齿轮的齿数依次增加,且各个所述锥齿轮均能与所述可调锥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行程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传动轴,其一端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
第二传动轴,其一端与所述可调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远离所述可调锥齿轮的另一端上设有前进螺纹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所述前进螺纹部与所述可调锥齿轮之间设有后退螺纹部;
可移式联轴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
固定套管,一端经滚珠轴承同轴套设在所述可移式联轴器上,所述固定套管的另一端经直线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第一驱动杆,径向设于所述固定套管上,且能沿所述固定套管的径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杆用于与所述后退螺纹部连接,使所述可调锥齿轮后退;
第二驱动杆,径向设于所述固定套管上,且能沿所述固定套管的径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杆用于与所述前进螺纹部连接,使所述可调锥齿轮前进。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杆包括第一滚珠杆与第一驱动控制器,所述第一滚珠杆用于与所述后退螺纹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3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