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入口集成EGR阀的可控EGR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0000.1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王必璠;陈功军;陈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05 | 分类号: | F02M26/05;F02M26/71;F02M26/28;F02M26/33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口 集成 egr 可控 系统 | ||
一种双入口集成EGR阀的可控EGR系统,包括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与集成EGR阀,该集成EGR阀包括排气入口及与其相通的热EGR出口、冷EGR出口、涡轮出口,所述第一排气歧管经一号排气路与排气入口相连接,第二排气歧管经二号排气路与排气入口相连接,涡轮出口与涡轮机的进气端相通,冷EGR出口与冷却器的进气端相通,冷却器的出气端、热EGR出口、压气机的出气端都与混合器的进气端相通,混合器的出气端经进气歧管与发动机相通。本设计不仅能提高EGR率、EGR温度的调节范围,而且具备涡前节流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EGR系统,属于发动机排气再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入口集成EGR阀的可控EGR系统,具体适用于提高EGR率、EGR温度的调节范围与调控精确度,且具备涡前节流能力。
背景技术
EGR即排气再循环系统,是指将发动机的部分排气引入到气缸内,降低缸内燃烧温度,从而降低NOx排放。EGR分为冷EGR与热EGR,冷EGR指利用冷却器将部分排气冷却后引入缸内,热EGR指排气不经过冷却器直接进入缸内,冷EGR的温度较热EGR更低,能够实现更低的缸内燃烧温度,进一步降低NOx排放。
申请公布号为CN105422323A,申请公布日为2016年3月23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实现冷、热EGR可控引入装置,其包括发动机、涡轮机、EGR阀、压气机、冷却器与节气门,涡轮机的进气口端与发动机中的排气歧管的出气口端管路连接,EGR阀的进气口A与发动机的排气端管路连接,EGR阀的出气口C与冷却器的进气口端管路连接,压气机的出气口端与冷却器的进气口管路连接,冷却器的出气口与节气门的一端管路连接,节气门的另一端与发动机中进气歧管的进气口端管路连接,EGR阀的出气口B与进气歧管的进气口端管路连接,涡轮机与压气机通过转子连接。虽然该设计存在冷、热EGR两种EGR应用方式,但其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该设计只能实现冷EGR或热EGR,无法同时采用冷、热EGR,导致EGR温度、EGR率的调节范围受限,控制的精确度较低;
其次,该设计没有涡前节流功能,无法对EGR驱动压差进行调节,从而无法实现更高的EGR率。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EGR温度及EGR率的调节范围较小、调控的精确度较低、不具备涡前节流能力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EGR温度及EGR率的调节范围较广、调控的精确度较高、具备涡前节流能力的双入口集成EGR阀的可控EGR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入口集成EGR阀的可控EGR系统,包括发动机、压气机与涡轮机,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气缸,所述压气机经进气歧管与发动机的一端相通,发动机的另一端经排气歧管与涡轮机相通;
所述排气歧管包括第一排气歧管与第二排气歧管,所述可控EGR系统还包括冷却器、集成EGR阀与混合器,所述集成EGR阀包括排气入口及与其相通的热EGR出口、冷EGR出口、涡轮出口;
所述第一排气歧管经一号排气路与排气入口相连接,第二排气歧管经二号排气路与排气入口相连接,所述涡轮出口与涡轮机的进气端相通,冷EGR出口与冷却器的进气端相通,冷却器的出气端、热EGR出口、压气机的出气端都与混合器的进气端相通,混合器的出气端经进气歧管与发动机相通。
所述冷却器的出气端与冷单向阀的进气端相通,冷单向阀的出气端与混合器的进气端相通,所述热EGR出口与热单向阀的进气端相通,热单向阀的出气端与混合器的进气端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