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渗碳钢、高温渗碳钢构件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7640.9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年富;包锋;张强;刘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06;C21C7/06;C21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桐亚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渗碳 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针对1000℃以上的高温渗碳环境,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高温渗碳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6‑0.20%,Si:≤0.04%,Mn:0.75‑0.90%,Cr:1.15‑1.25%,Mo:0.20‑0.30%,Al:0.040‑0.050%,N:0.0120‑0.0180%,P:≤0.025%,S:0.015‑0.025%,O:≤0.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将Al/N比控制在2.0‑4.0,将Si含量控制在较低水平,结合炼钢中的脱氧工艺和连铸中的塞棒曲线控制工艺,即可实现大生产连续浇铸,无需在高温渗碳前进行额外工艺处理,也无需严格控制渗碳前的钢材组织,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该高温渗碳钢的B类粗系和细系夹杂物以及Ds夹杂物的级别均在0.5以下,在1000℃‑1030℃温度下进行模拟渗碳2‑6h,无混晶出现,将该渗碳钢应用于齿轮等零部件后,可以有效保证其疲劳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合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温渗碳钢、高温渗碳钢构件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高温渗碳技术已经在齿轮零部件公司开始应用。大量研究表明,渗碳温度由常规的920-930℃提高至950℃时,渗碳周期可降低30%左右,而渗碳温度提高至1000℃时,渗碳周期可降低55%左右。但是,常用的齿轮钢的渗碳温度达到950℃时,出现了少量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容易导致齿轮变形极大降低了齿轮使用性能;而渗碳温度1000℃时,出现了大量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导致齿轮零件报废。
为了使齿轮在高温渗碳后奥氏体晶粒不出现异常粗大,主要是通过添加少量的Nb、Ti、V合金,通过形成Nb(C、N)及Ti(C、N)等质点钉扎晶界,从而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而为了降低钢材成本,也有专利技术提出不添加Nb、V、Ti等合金元素,采用添加大量Al、N合金,将Al/N比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内,通过形成大量的AlN析出相,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
专利JP特開2000-160288A公开了一种渗碳钢,其钢组分的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15-0.25%,Si 0.8%以下,Mn 1.5%以下,P 0.03%以下,S 0.005-0.03%,Ni 1.8%以下,Cr 1.5%以下,Mo 0.7%以下,Al 0.03-0.07%,Nb 0.03-0.06%,N 0.013%以上,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渗碳温度虽然可以达到1000℃以上,但该专利的渗碳钢中含有较多的Ni,从而导致成本较高,而且采用微合金Nb抑制钢组织的粗大化,容易导致导致铸坯出现裂纹。
专利JP特開2007-291497A和JP特開2008-189989A均公开了一种可在1000℃以上进行高温渗碳的钢,其钢材的组分为:C 0.1-0.3%,Nb 0.03-0.06%,Ti 0.001-0.003%,V0.005-0.015%,Al 0.06%以下,N 0.0185-0.03%。该钢材采用Nb、V、Ti微合金化抑制钢材组织的粗大化,存在铸坯易出现裂纹的问题。此外,该钢在渗碳前需要严格控制热锻和轧制条件,如热锻时的升温速度和冷却速度,以生成碳氮化物和AlN的析出量在0.01%质量以上,直径在20-80nm的复合碳氮化物总数为300个/1000微米以上的钢材组织,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专利JP特開2016-199784A公开了一种高温渗碳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钢成分为:C:0.10-0.30%,Si:0.05-1.00%,Mn:0.30-2.00%,P:0.030%以下,S:0.030%以下,Cr:0.30-1.50%,Mo:0.50%以下,Al:0.016~0.060%,N:0.0085-0.030%,含有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虽然没有添加Nb、V、Ti,降低了开裂风险。但是,该钢材需要在渗碳前的热锻工艺后严格控制以0.5℃/秒或更低的预定冷却速率进行至600至700℃的预定冷却温度,并且在冷却温度下进行加热和保持30分钟或更长时间,以控制珠光体面积和AlN析出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