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1308.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邵黎军;周勤忠;储恩杰;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国昌轧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4 | 分类号: | C21C7/04;C21C7/06;C21C7/068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钢轧辊 钢液净化剂 制备 钇基稀土合金 质量百分比 轧辊 轧辊辊面 质量缺陷 钢水 夹杂物 碳化硅 氧化钙 氧化镁 氧化铁 熔炼 浇注 钢液 辊颈 夹渣 缩孔 缩松 氧氢 冶金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30~45wt%的氧化钙、15~30%wt的碳化硅、10~15%wt的氧化铁、5~10wt%的氧化镁、8~15wt%的钇基稀土合金。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应用在铸钢轧辊中熔炼浇注过程的钢液中,可以显著降低钢水中的氧氢以及夹杂物含量,改善轧辊的冶金质量,减少轧辊辊面夹渣以及辊颈缩松缩孔等质量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速钢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铸造轧辊尤其是铸钢轧辊中,通过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钢液过程中,一般均含有较高的氧、氢,对于高的气体残留均是对钢液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当钢中氧含量超过150ppm、氢含量超过300ppm时,容易在轧辊尤其是辊颈上会产生皮气孔和显微疏松等质量缺陷,在实际中频炉生产铸钢轧辊中因熔炼以及浇注过程均裸露在空气中,钢液中必然带入较多的气体进入钢液,给轧辊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的使用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30~45wt%的氧化钙、15~30%wt的碳化硅、10~15%wt的氧化铁、5~10wt%的氧化镁、8~15wt%的钇基稀土合金。
制备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的方法,按配方量取各组分加入混合装置,混合20~30min;所述混合装置采用离心混合的方式混合20~30min。
一种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的使用方法(钢液熔炼过程中),在将钢液升温至液相线温度+20~50℃时,加入钢液重量的0.02~0.05%的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搅拌2~5min,进行扒渣,升温到工艺所需温度后进行钢液出炉。
另一种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的使用方法(钢液出炉前),钢液出炉前,在钢包底部加入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加入量为钢液重量的0.05~0.1%;钢液全部倒入钢包后加入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加入量为钢液重量的0.01~0.02%,静置5~30min,形成一层保护熔渣避免空气进入钢液,达到工艺要求温度后浇注。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熔炼过程中加入净化剂,使钢液中的夹杂物得到有效去除,使夹杂产物容易上浮得到去除;钢液中的碳、氧气以及金属夹杂物通过和净化剂接触形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等气体得到有效上浮排出,熔炼过程即可降低部分含气量及夹杂物;
(2)本发明通过出炉过程加入净化剂,同样的原理,钢包底部加入净化剂可以通过密度远小于钢液,充分让净化剂和 钢液接触,夹杂物以及氧气氢气得以充分析出以及排出钢液;同时在钢液表面最后进一步加入净化剂,使夹杂物和氧气氢气更得到充分的排出,以及保护钢水隔离空气。进一步改善了铸钢轧辊的钢液的冶金质量,降低了铸钢轧辊产生相应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
(3)通过本发明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的加入,可以使钢液含氧量小于100ppm,含氢量小于200 ppm;
(4)将本发明铸钢轧辊用钢液净化剂应用在铸钢轧辊中熔炼浇注过程的钢液中,可以显著降低钢水中的氧氢以及夹杂物含量,改善轧辊的冶金质量,减少轧辊辊面夹渣以及辊颈缩松缩孔等质量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国昌轧辊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国昌轧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1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