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知识保持的模糊属性约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0613.0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2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翟岩慧;李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0 | 分类号: | G06F16/90;G06N7/02 |
代理公司: | 14101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宝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简 模糊形式 模糊属性 有效解决 数据处理 冗余 修正 更新 | ||
一种基于知识保持的模糊属性约简方法,步骤包括:给定模糊形式背景;计算和Tgh;设置并根据所有的和Tgh更新I和J;根据I和J设置初步约简结果;计算P;根据P的结果对初步约简结果进行修正;得出约简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模糊形式背景中属性存在冗余,而不适合数据处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具体属于一种基于知识保持的模糊属性约简方法。
背景技术
属性约简,又称为特征约简,是知识获取和机器学习的重要预处理步骤(文献1:Y.Qian,J.Liang,W.Pedrycz,C.Dang,Positive approximation:an accelerator forattribute reduction in rough set theory,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0,174:597–618.)。当给定的数据为模糊形式背景时,只有文献2-3对该类数据上的属性约简进行了研究。文献2-3的研究思路是一致的,即找到保持某种代数结构不变的最小属性子集,该属性子集便是相应的属性约简。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为了求得属性约简,需要预先从模糊形式背景构建相应的代数结构,而构建这些代数结构一般是非常耗时的。(文献2:K.Li,M.Shao,W.Wu,A data reduction method in formal fuzzy contexts,International Journal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2017,8:1145–1155.文献3:L.Li,J.Zhang,Attribute reduction in fuzzy concept lattices based on the T implication,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0,23:497–503.)。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保持知识不变的属性约简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对象对之间的关系(即步骤2中的和Tgh),而模糊形式背景上的知识正是通过对象对来定义的[4-5],因此,保持对象对之间的关系不变(即和Tgh不变)即可保持模糊形式背景上的知识不变。相比较文献2-3,本发明不需要构建任何代数结构,只需要在模糊形式背景上直接计算即可,因此节约了时间。更重要的是,知识获取是数据处理的重要目标,因此,保持知识不变(而非某种代数结构不变)更有利于进行知识获取。(文献4:Y.Zhai,D.Li,K.Qu.Fuzzydecision implication canonical ba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Learning and Cybernetics,2018,9(11):1909-1917.文献5:Y.Zhai,D.Li,K.Qu.Fuzzydecision implications.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3,37:230-236)。
本发明还有一个优点,文献2-3的属性约简结果是某个最小属性子集,本发明的属性约简结果是一个向量,该向量为每一个属性都定义了一个重要性程度(即ri),该重要性程度位于[0,1]区间。显然,这种属性约简结果更具有灵活性。
理解本发明需要以下一些定义及符号(文献4-5)。
定义1一个模糊形式背景K=(G,M,I),其中G是对象集,M是属性集,I是从G和M到[0,1]的一个映射I(g,m)∈[0,1],表示对象g拥有属性m的程度。
定义2[0,1]上的等值语气真值算子是一个映射*:[0,1]→[0,1],满足:对任意的a∈[0,1],a*=a成立。
定义3[0,1]上的严格语气真值算子是一个映射*:[0,1]→[0,1],满足:
存在其他的语气真值算子(文献4-5),本发明只使用了等值语气真值算子和严格语气真值算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0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