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及扑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1444.4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4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华洪良;盛松梅;吴佳芬;邱明;费金陵;廖振强;胡幼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苏州金圭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B64C33/02;B64C3/18;B64C3/38;B6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转动 摆动 倾角 装置 方法 | ||
1.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扑翼、摆动轴(4)和连接件(5),所述扑翼连接在所述连接件(5)上且可相对转动,所述连接件(5)连接在所述摆动轴(4)上且可相对转动,所述摆动轴(4)设置在飞行器上,所述扑翼包括扑翼框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扑翼框架(1)内的可转动的翼片(2),所述扑翼框架(1)内还设置有用于所述翼片(2)的复位的扭簧(3);
所述扑翼框架(1)上设置有翼片安装孔(101)、翼片限位梁(102)和扑翼转轴(103),所述翼片(2)包括相对设置的翼片迎风面(201)、翼片背风面(203)以及设置在所述翼片(2)上的翼片转轴(202),所述连接件(5)设置有摆动轴孔(501)和扑翼转轴孔(503),所述摆动轴孔(501)的轴线与所述扑翼转轴孔(503)的轴线垂直,所述摆动轴(4)插装在所述摆动轴孔(501)内且可转动,所述扑翼转轴(103)插装在所述扑翼转轴孔(503)内且可转动;所述翼片转轴(202)插装在所述翼片安装孔(101)内且可转动,所述扭簧(3)套装在所述翼片转轴(202)上,所述扭簧(3)两端分别靠近所述扑翼框架(1)和所述翼片迎风面(201)设置;当所述扭簧(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翼片背风面(203)靠近所述翼片限位梁(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5)运动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杆(8)、曲柄(9)、传动轴(10),所述连接件(5)上设置有第一销轴孔(502),所述第一销轴孔(502)的轴线与所述摆动轴孔(501)的轴线平行;所述连杆(8)上设置有第一连杆孔(801)和第二连杆孔(802),所述曲柄(9)上有第一曲柄孔(901)和第二曲柄孔(902);还包括第一销轴(13)和第二销轴(14),所述连接件(5)和所述连杆(8)通过第一销轴(13)连接所述第一销轴孔(502)和所述第一连杆孔(801),所述连杆(8)和所述曲柄(9)通过第二销轴(14)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孔(802)和所述第一曲柄孔(901);还包括第二减速器(11),所述传动轴(10)连接所述第二曲柄孔(902)和设置在飞行器上的所述第二减速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孔(80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杆孔(802)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曲柄孔(90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曲柄孔(902)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连杆孔(80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杆孔(80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曲柄孔(90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曲柄孔(90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5)还设置有第一减速器(6)和步进电机(7),所述扑翼转轴(103)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器(6)的输出轴上,所述步进电机(7)的输出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器(6)的输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飞行器上的电动机(12)的输出轴安装在所述第二减速器(11)输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扑翼框架(1)上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扑翼框架(1)的强度的加强竖梁(104)、加强横梁(105)和加强斜梁(106)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片限位梁(102)、所述加强竖梁(104)、所述加强横梁(105)和所述加强斜梁(106)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的翼片限位梁(102)、所述加强竖梁(104)、所述加强横梁(105)和所述加强斜梁(106)为工程塑料材质或碳素纤维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2)的数量大于1个。
9.翼片自适应转动摆动式变倾角扑翼装置的扑翼方法,包括:
扑翼、摆动轴(4)和连接件(5),所述扑翼连接在所述连接件(5)上且可相对转动,所述连接件(5)连接在所述摆动轴(4)上且可相对转动,所述摆动轴(4)设置在飞行器上,所述扑翼包括扑翼框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扑翼框架(1)内的可转动的翼片(2),所述扑翼框架(1)内还设置有扭簧(3)用于所述翼片(2)的复位;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在飞行器中的电动机(12)启动后,经过所述飞行器中的第二减速器(11)减速后带动传动装置中的传动轴(10)和曲柄(9)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装置中连杆(8)上的连接件(5)绕水平放置的摆动轴(4)做往复摆动,插装在所述连接件(5)上的扑翼框架(1)也同时作上下作往复摆动;
当扑翼框架(1)向下摆动时为工作状态,此时所述翼片(2)在压缩的扭簧(3)的作用下翼片背风面(203)紧靠在翼片限位梁(102)上,而翼片迎风面(201)与气流运动方向垂直,气流直接作用在翼片迎风面(201)上获得最大的推动力;
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件(5)上的步进电机(7)经过第一减速器(6)减速后带动所述扑翼框架(1)转动,改变所述翼片(2)的倾角,气流作用在所述翼片迎风面(201)上的正压力可分解为升力和推力,所述翼片(2)倾角的改变可以调节升力和推力的大小;
当所述扑翼框架(1)向上摆动时为复位状态,此时气流直接作用在所述翼片背风面(203)上,使所述翼片(2)进一步压缩所述扭簧(3)后绕翼片转轴(202)转动,直到所述翼片背风面(203)基本与气流运动方向平行;
复位行程结束时,气流作用力降低,所述翼片(2)在被压缩的所述扭簧(3)的弹力作用下绕翼片转轴(202)转动到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苏州金圭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苏州金圭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14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阻力同步直动式双扑翼飞行器
- 下一篇:同步摆动式可转翼片四扑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