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3798.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旭兵;郭敏;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G01D5/16;C23C14/08;C23C14/28;C23C14/18;C23C14/04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薄膜 衬底 制备 脉冲激光沉积法 半导体工艺 产业化生产 表面生长 衬底表面 镀膜工艺 环境信号 金属电极 离子刻蚀 制备工艺 传统的 高效率 耐高温 光刻 磁场 兼容 检测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无机衬底,覆盖在所述无机衬底表面的La0.7Sr0.3MnO3薄膜和在所述La0.7Sr0.3MnO3薄膜上形成的金属电极。所述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温度、光、磁场等环境信号,且具有耐高温的特性。本发明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无机衬底的表面生长La0.7Sr0.3MnO3薄膜的制备工艺简单,与传统的镀膜工艺及半导体工艺兼容,能够实现光刻和离子刻蚀;从而能够更简单、更高效率的实现传感器的产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环境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的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基体、导电层和金属电极;所述导电层覆盖在所述基体上,再将所述导电层连接金属电极,即可组成传感器。其中,基体也叫衬底,是传感器的基础;导电层主要是将各种环境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金属电极则是将器件与外界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大多仅能检测单一信号,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传感器多功能化的需求,例如对光、温度、磁场等环境信号的同时检测。功能型氧化物因其丰富的物理性质,如铁电性、铁磁性、超导性、磁阻效应等,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Mn钙钛矿氧化物具有突出的磁电输运特性、温感性和巨磁阻性质;在较低的磁场下也能产生磁电阻效应,在磁性隧道结、磁性探测器、磁存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其禁带宽度比较小(约1eV),对不同波长的光比较敏感,在外加光照射下能够产生光电效应。目前,尚没有将Mn钙钛矿氧化物应用于制备传感器的工艺方法,故无法获得能够同时检测温度、光、磁场等环境信号的多功能、耐高温传感器。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能,结构简单的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包括无机衬底,覆盖在所述无机衬底表面的La0.7Sr0.3MnO3薄膜和在所述La0.7Sr0.3MnO3薄膜上形成的金属电极。
相对于现有技术,Mn基钙钛矿氧化物La0.7Sr0.3MnO3薄膜在20K-777.15K的温度范围内的电阻都在万欧姆级别;且对环境信号(如光、磁场和温度)的刺激反应敏感;也是一种氧化物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优良的导电层材料。同时,由于钙钛矿氧化物La0.7Sr0.3MnO3需要在高温(约600℃)条件下沉积为高质量的La0.7Sr0.3MnO3薄膜,故本发明选择耐高温的无机材料作为衬底,再将所述La0.7Sr0.3MnO3薄膜连接金属电极,从而获得可在高温(≧300℃)环境下工作的多功能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La0.7Sr0.3MnO3薄膜的厚度为80~200nm。当La0.7Sr0.3MnO3薄膜的厚度太厚时,导电层则对外界环境信号不灵敏;当La0.7Sr0.3MnO3薄膜的厚度太薄时,易会因为导电层的电阻太大,而无法测量。因此,所制备的La0.7Sr0.3MnO3薄膜厚度要求在80~200nm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3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