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3723.3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恭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6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晓霞;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南青山2***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叠的单电池单元、收容所述多个层叠的单电池单元的壳体、及将所述壳体紧固至车身框架的车身紧固构件,其中,
所述车身紧固构件是独立于所述壳体而设,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两个侧壁部中的至少任一者上,通过相对于所述侧壁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挂扣结构而连接,并且各自独立地设于沿着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任意的多处位置,
所述车身紧固构件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抵接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而从上下夹持所述侧壁部,
所述车身紧固构件在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分别相向的所述夹持部的内面具有夹持凸部或夹持槽部,
在所述侧壁部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具有与所述夹持凸部对应的卡合槽部或与所述夹持槽部对应的卡合凸部,
所述车身紧固构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所述夹持凸部或所述夹持槽部与设置在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卡合槽部或所述卡合凸部的卡合,而挂扣连接于所述侧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槽部或所述卡合凸部是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而设,
所述车身紧固构件通过所述夹持部而各自独立地设于所述卡合槽部或所述卡合凸部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任意的多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紧固构件还具有:法兰部,以从所述夹持部的上部朝所述壳体的侧方伸出的方式而设,构成与所述车身框架的紧固部;以及梁部,从所述夹持部倾斜地延伸到所述法兰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紧固构件在所述夹持部的外侧具有残留所述梁部而去料的余料去除部,
所述法兰部具有上下贯穿所述法兰部而朝向所述余料去除部开口的螺栓插通孔。
5.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层叠的单电池单元、收容所述多个层叠的单电池单元的壳体、及将所述壳体紧固于车身框架的车身紧固构件,其中,
将所述壳体通过金属材料沿着所述单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挤出成形,
将独立于所述壳体而设的所述车身紧固构件,通过相对于侧壁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挂扣结构,在沿着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任意的多处位置,各自独立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两个侧壁部中的至少任一者后,从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至少一方向,将所述侧壁部的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作为承载面,通过摩擦搅拌接合将所述车身紧固构件的各个接合于所述壳体,
所述车身紧固构件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抵接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而从上下夹持所述侧壁部,
所述车身紧固构件在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相向的所述夹持部的内面具有夹持凸部或夹持槽部,
在所述侧壁部的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具有与所述夹持凸部对应的卡合槽部或与所述夹持槽部对应的卡合凸部,
当在沿着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任意的多处位置使所述车身紧固构件各自独立地连接时,通过使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所述夹持凸部或所述夹持槽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合槽部或所述卡合凸部卡合,而使所述车身紧固构件挂扣连接于所述侧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槽部或所述卡合凸部是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而设,
当在沿着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任意的多处位置使所述车身紧固构件各自独立地连接时,通过所述夹持部来使所述车身紧固构件沿着所述卡合槽部或所述卡合凸部滑动移动,由此来调整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37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机械抛光设备和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按摩单元及按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