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1132.2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灼湖;林小敏;郑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18 | 分类号: | A01N47/18;A01N25/14;A01N63/28;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林丽英 |
地址: | 3639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素 可湿性粉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质量百分配比为:中生菌素原粉6%-65%;吸附载体助剂 2%-80%;固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10%;余量为填料;其中:
中生菌素原粉,其所含固型物全部是发酵过程中培养基分解产生的物质;固形物包括有完全水溶性的氨基酸、多肽、短肽、酶类、单糖及中生菌素活性成分,该中生菌素活性成分含量≥150000μg/g;所述中生菌素原粉其原粉堆积密度:≤0.3g/cm3;
吸附载体助剂由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吸附载体组成,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类,吸附载体为白炭黑和硅藻土;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吸附载体质量比例为1:3;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与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类质量比例为9:1;吸附载体中,白炭黑与硅藻土质量比例为4:5;
所述吸附载体助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1A)将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缓慢流加到处于剪切搅拌混合过程中的白炭黑中,剪切搅拌混合时间5分钟以上,形成感官上湿润、不起粉尘的一级混合物;1B)将上述一级混合物缓慢加入到处于剪切搅拌混合过程中的硅藻土中,剪切搅拌混合至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的堆积密度在0.45g/cm3-0.56 g/cm3之间的二级混合物;1C)将上述二级混合物通过超微粉碎,得到吸附载体助剂,该吸附载体助剂的堆积密度在0.28g/cm3-0.38g/cm3之间;
所述固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K12;所述填料为葡萄糖酸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为AEO-3;所述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类为泡敌 GPE;所述吸附载体助剂中,AEO-3:GPE:白炭黑:硅藻土的质量份数比为27:3:40:50。
3.一种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搅拌剪切状态下,将以下质量百分配比组分依次加混:中生菌素原粉6%-65%;吸附载体助剂 2%-80%;固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10%;余量为填料;经过充分搅拌剪切混合均匀,形成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粗品;
所述中生菌素原粉,为完全水溶性的中生菌素原粉,其所含固型物全部是发酵过程中培养基分解产生的物质;该中生菌素原粉活性成分含量≥150000μg/g,其酸碱度为pH4.0-6.5之间可以精准控制获得,原粉堆积密度≤0.3g/cm3;
吸附载体助剂由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吸附载体组成,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和/或者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类,吸附载体为白炭黑和硅藻土;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吸附载体质量比例为1:3;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与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类质量比例为9:1;吸附载体中,白炭黑与硅藻土质量比例为4:5;
所述固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K12;所述填料为葡萄糖酸钠;
2)将混合均匀的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粗品进行超微粉碎获得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所述步骤1)中,吸附载体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A)将液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缓慢流加到处于剪切搅拌混合过程中的白炭黑中,剪切搅拌混合时间5分钟以上,形成感官上湿润、不起粉尘的一级混合物;
1B)将上述一级混合物缓慢加入到处于剪切搅拌混合过程中的硅藻土中,剪切搅拌混合至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的堆积密度在0.45g/cm3-0.56 g/cm3之间的二级混合物;
1C)将上述二级混合物通过超微粉碎,得到吸附载体助剂,该吸附载体助剂的堆积密度在0.28g/cm3-0.38g/cm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11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