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抗锈病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4420.1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单志慧;郝青南;陈海峰;杨艳艳;张婵娟;陈李淼;袁松丽;曹东;郭葳;张晓娟;陈水莲;杨中路;邱徳珍;周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54;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立娜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锈病 相关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抗锈病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蛋白质,如下: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将其经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或具有99%以上、95%以上、90%以上、85%以上或者8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或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后得到的融合蛋白。本发明将RppRC1基因转入大豆品种天隆一号中得到的转基因大豆对锈病的抗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大豆,说明RppRC1及其编码基因可以调控豆科植物对锈病的抗性,过表达后提高了植物的锈病抗性。RppRC1及其编码基因可用于提高豆科作物的抗病性,对于培育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抗锈病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Glycine max)是全球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蛋白质源作物之一。锈病是世界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通过使用叶面杀真菌剂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目 前尚没有对锈病具有完全抗性的商业化品种。锈病的病原菌为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pachyrhizi,其寄主为广泛的豆科植物(分别为17个属中至少31种;Slaminko等人, (2008)PlantDis.,92:797-771;和19个属中至少42种;Frederick等人,(2002)Mycology, 92:217-227)。此外,另有152种已被认是大豆锈菌的潜在宿主(Bonde等人, (2008)PlantDis.,92:30-38;Goellner等人,(2010)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11:169-177; Ono等人,(1992)Mycol.Res.,96(10):825-850;和Slaminko等人,(2008)Plant Dis., 92:797-771)。杀真菌剂应用是当前缓解锈病的唯一可用方法。
对大豆锈菌具有抗性的大豆资源很少;由于大豆资源对大豆锈菌的抗性存在着生理小种的特异性;在利用抗性资源进行育种时,如果忽视这些抗性特异性,可能会因 寄主抗性与生理小种的不相容而导致抗病资源所具有的抗性丧失,不利于抗性资源持 久性的利用。
培育抗锈品种是防治锈病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使不同物种来源的抗性基因聚合到同一个品种中已成为可能。通过发掘大豆种质及其他豆科植 物中新的抗病基因,将其作为单个基因、多个基因,或以多基因盒的形式转移到大豆 时,这些抗性基因可以经由同源或异源表达提供对大豆锈菌的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抗锈病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蛋白质。
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蛋白质来源于大豆,命名为RppRC1,具体可为如下任一所 示蛋白质:
(A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质;
(A2)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 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A3)与(A1)-(A2)中任一所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9%以上、95%以上、 90%以上、85%以上或者8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A4)在(A1)-(A3)中任一所限定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后得 到的融合蛋白。
上述蛋白质中,所述标签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与目的蛋白一起融合表 达的一种多肽或者蛋白,以便于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示踪和/或纯化。所述标签可 为Flag标签、His标签、MBP标签、HA标签、myc标签、GST标签和/或SUMO标 签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4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